比利时画家 费尔南多·肯诺夫 Fernand Khnopff 名作(代表作)《我把自己的门锁上了》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2-11-1
费尔南多·肯诺夫 Fernand Khnopff (1858-1921),是比利时象征主义画家、雕塑家、摄影师和作家。以其将精确的现实主义与空灵梦幻般的氛围融合在一起的象征主义绘画而闻名。
肯诺夫(Khnopff)出生于比利时登德尔蒙德(Dendermonde),1875年,他开始在布鲁塞尔大学学习法律,但是不到一年,他就离开了,转在那个城市的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艺术和文学。在那里他与泽维尔·梅勒(Xavier Mellery,比利时象征主义画家)一起学习绘画,在学院的这几年里,肯诺夫(Khnopff)在巴黎度过了暑假,以扩大他在艺术方面的研究。在1878年的世界博览会上,他发现了拉斐尔前派的爱德华·伯恩·琼斯(Edward Burne-Jones )和象征主义者古斯塔夫·莫罗(Symbolist Gustave Moreau)的作品,这些艺术家对他的绘画生涯的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于1881年开始在比利时展览协会展出作品(主要是风景画),到1882年,他开始展出自己的象征主义作品,其中许多作品的主题灵感来自文学。1883年,肯诺夫(Khnopff)成为比利时前卫艺术家组织“Les Vingt”的创始成员,该组织的创立者包括其他19位艺术家,其中包括詹姆斯·恩索(James Ensor)。肯诺夫(Khnopff)在这一阶段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倾听舒曼(Listening to Schumann,1883)》等。
到1893年前卫艺术家组织“Les Vingt”解散时,肯诺夫(Khnopff)的事业开始腾飞,他在布鲁塞尔前卫派圈子里占据着稳固的地位,同时也成为了布鲁塞尔精英的肖像画家。他那一时期最著名的肖像画包括《珍妮·凯弗肖像》(1885)、《玛丽·蒙诺姆肖像》(1887)、《珍妮·德·鲍尔肖像》(1890)、《路易·纳芙的孩子肖像》(1893年)和他妹妹玛格丽特的两幅肖像画(1887年和1896年)。
这一时期肯诺夫(Khnopff)反复以他妹妹玛格丽特(Marguerite)为模特,经常从他拍下的照片为参考创作象征主义作品,反映了肯诺夫(Khnopff)对诗歌的兴趣,这样的例子是英国画家和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
1896年,他画了《爱抚(The Caresses)》,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1900年至1902年间,肯诺夫(Khnopff)在布鲁塞尔为自己设计了一间豪华的工作室。从1903年开始的十年中,他与布鲁塞尔皇家歌剧院定期合作,为许多作品设计服装,风景和布景。他还设计了布鲁塞尔地标性建筑的室内装饰:Stoclet House 和 Hôtelde Ville。在1900年代的绘画,素描,照片和雕塑中,他继续关注神话主题和内省,记忆,诱惑和神秘的主题。在1910年代初期,他在整个欧洲广泛展出,赢得了广泛好评。
一战(1914–18)期间,肯诺夫(Khnopff)住在布鲁塞尔,尽管他的健康和视力在下降,但他还是在教授绘画课程,撰写艺术文章,并继续创作自己的作品。
肯诺夫(Khnopff)的代表作品包括:
《熏香》(Incense,现存巴黎奥赛美术馆(Musée d*Orsay));
《珍妮·凯弗的肖像》(Portrait of Jeanne Kéfer,现存美国 盖蒂艺术中心(The J. Paul Getty Museum));
《玛格丽特·肯诺夫肖像》(Portrait of Marguerite Khnopff,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
《我把自己的门锁上了》(I lock my door upon myself,现存慕尼黑 新绘画陈列馆(Neue Pinakothek));
《放纵》(Acrasia,现存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Royal Museums of Fine Arts of Belgium));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来源于德国慕尼黑 新绘画陈列馆(Neue Pinakothek)馆藏共享资料(允许公益使用图片)。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公益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上图:原图缩放图,下图:博物馆原图(右边界显示不完整,可按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看全图)
上图:画家:Fernand Khnopff (1858-1921)
标题:I lock my door upon myself(我把自己的门锁上了)
创作时间:1891
画幅尺寸:72,7 x 141 cm
新绘画陈列馆资料:费尔南多·肯诺夫(Fernand Khnopff)的冥想式绘画的究因往往得益于同时代的象征主义文学。这幅色彩微妙、画风极其敏锐、构图完全不合理的作品(注意右边的“画中画”,它让观众透过墙壁看到一种修/道/院的庭院),是根据拉斐尔前派(德语:präraffaelitischen)英国画家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的妹妹克里斯蒂娜·乔治娜(Christina Georgina)在1864年写的诗《谁能拯救我》(Who shall deliver me?)改编的;这首诗的第七行也成为这幅作品的标题。
在画这幅画的那一年,肯诺夫(Khnopff)访问了英国,见到了罗塞蒂(Rossetti)、爱德华·伯恩·琼斯(Edward Burne Jones)和乔治·弗雷德里克·沃茨(George Frederick Watts)。这幅画包含许多符号:前面是纯洁的百合花,桌子左边是一个蓝色箭头 --- 象征着爱或痛苦,罂//粟花表示睡眠,等等。思考中的女孩上方右侧的雕塑头像,是根据收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古代修普诺斯(Hypnos,枫荣注:古希腊神话中的睡神)头像创作的,它也出现在艺术家的其他作品中,并作为1897年创作的象牙面具的模型。(枫荣翻译)
*******************************************************
本贴无大图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