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1585-1646),明末学者、书画家、抗清英雄。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天启二年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黄道周的艺术成就是广泛的,他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后人只知其工书,长于古文辞、声律、天文、诗赋,知其善于绘画者甚少。其实,黄道周的画当时已名垂于世,只是被其政声书艺所掩盖罢了。潘天寿著的《中国绘画史》评价黄道周的“山水人物,长松怪石,极为磊落”。国画大师刘海粟也曾经收藏过一幅黄道周的《二十九松长卷》,画上有倪元璐所题的长跋。刘海粟对此画评价很高,称赞黄道周人如苍松、气节千秋,极其珍贵。
据载,黄道周的绘画作品可考的有三十多幅。他平生喜爱画松,曾在《黄漳浦集·画松跋》中写道:“儿时喜写松柏、常以奇挺为能……己卯春三月偶作于七串阁”(应为九串阁)。他的画多以松为描绘对象,这是与他崇尚松柏凌霜不凋的品格有关,同时也是他的自我写照。黄道周的山水画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以松树为题材,借以表现儒家士人的正直崇高,大义凛然的形象。画面表现的松树,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整幅画面布局合理,气韵生动,气势撼人。黄道周最后在画面左上角写上“庚辰长至后五日道风书于白云西库时欲起正一百日也。”使这幅画更显骨坚气清,品格绝俗,意境更为深邃高远。“庚辰”(1640年),正是明末政局动荡大树将枯之时,黄道周获罪被囚禁于白云西库,笔墨间最见心绪。
款识:丁丑四月十一日黄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