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清初画坛“四王”之首的王时敏,生于明朝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二年),在他年满五十二岁的时候,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定鼎北京,各地“反清复明”的斗争大势已去。他在清军南下、大军逼城当中,为了避免“屠城”,保全自己的生命,被迫“遂与父老出城迎降”。作为大明王朝内阁首辅(相国)王锡爵之孙、翰林院编修王衡之子、荫官太常寺少卿的王时敏,自投降清朝之后,既不应召南明,也不出仕清廷,一直隐居在老家的“西田别墅”中,时与降清的文坛领袖像吴伟业、钱谦益、周亮工等往来、交游,过着隐逸的生活。他与隐居后又被迫入仕的赵孟俯气息相通,“布衣懒自入侯门”,“向人欲仿赵王孙”;他对自己的政治表现也内疚、痛心、自责,“偷生称隐逸,惭愧北山灵”。然而这正好是他研究绘画,临习名迹的有利时机。
王时敏小时即受董其昌和陈继儒的影响,他的祖父王锡爵曾属董其昌作树石,以为临摹粉本,董其昌不仅为他作临古画稿,并且用文字加注说明。王时敏家富收藏,交游广泛,为其临习宋元名迹,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在董其昌崇尚“南宗”思想的指导下,重视临摹,重视笔墨,使自己的画作“于古人同鼻孔出气,下笔自然契合”,他要求“作画”力求古法,“识古法源委”,能“罗古人于尺幅”,“无一不得古人精髓,昔人谓昌黎文、少陵诗,无一字无出处……”便是最高境界。因此他的传世作品大都有“仿董北苑”、“仿梅道人”、“仿大痴”等题识。一般说来,他摹仿的多系南宗文人画家的画,以黄公望最多。他不但自己痴迷于大痴,他还教育培养他的孙子王原祁,继续画“大痴”,直到在王原祁中了进士的时候,他还不忘叮嘱:“汝幸成进士,宜专心画理,以继我学。”这个“我学”,王原祁做了解释:“余弱冠时,得闻先赠公大父训,迄今五十馀年矣,所学者大痴也,所传者大痴也。华亭血脉,金针微度,在此而已。”
大痴,黄公望号也,工书法通音律,能作散曲,山水为“元四家”之首。他的山水画,自董源、巨然和赵孟俯的师承中发展为由繁到简,由实到虚,由细到粗,由重形到重意的自家风格,所谓山水到“大痴又一变”也。尤其是他在董源的基础上发展创造的“浅绛法”,把自然景物与主观意兴结合,“以神超轶,体备众法,又能脱化浑融”,意味无穷,走的是一条既学古人,又师造化,更能表现自己“意思”的创新道路。“筋骨腕中原是铁,痴翁一变寿千年!”所以大痴的画能久传不衰,以至于今。
王时敏为“祝汇翁七十六寿,” “仿子久(黄公望字)《南山积翠图》”几乎就是一幅大痴《丹崖玉树图》的变相。图中描绘山居景色,山川浑厚,水木清华,村舍隐现,构建了一种宁和平淡的意境。笔墨以干为主,虚实变化不定,添以浅绛渲染,表达了文人士夫的最高理想:
云山寂寂罨遥青,石作屏风树作扃。昼永幽人无个事,餐芝饮涧读黄庭。
《南山积翠图》上钤有“马家桐印”、“橄澹园丁”、“宝墨斋”、“王梦贤氏”、“程绍宪号云松鉴赏图书”和“卧云珍藏”等收藏家图章。其中马家桐,字景韩,是清代同、光年间,津门画家“四子”之一,与张兆祥同门师于孟绣村,工山水、花卉,笔法之妙,独步一时。善篆、隶、治印,尤精鉴赏。(晋甫)
作者 王时敏
尺寸 131×57.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642年作
估价 RMB 1,8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2,128,000
专场 中国古代绘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08-06-08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08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款识:壬午九秋仿子久南山积翠图,奉祝汇翁年先生七十大寿并题请正。娄东王时敏。
钤印:时敏之印(白文)、烟客(朱文)、真寄(朱文)
鉴藏印:马家桐印(白文)、橄澹园丁(朱文)、宝墨斋(白文)、王梦贤氏(朱文)、程绍宪号云松鉴赏图书(朱文)、卧云珍藏(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