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城市(青岛)》
1992年大英博物馆为吴冠中举行个展「吴冠中─一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先锋论坛报》的艺术主管梅利柯恩评论道:「发现一位大师,其作品可能成为绘画艺术巨变的标志,且能打开通往世界最古老文化的大道,这是一项不平凡的工作,也许为此才促使东方文物部的负责人罕见地打破大英博物馆只展文物的不成文规例。凝视着吴冠中一幅幅的画作,人们必须承认这位中国大师的作品是近数十年来现代画坛最令人惊喜的不寻常的发现……」可见吴冠中的作品在西方艺坛已然普遍受到认同与肯定,成为了二十世纪中国艺术的代表,在他孜孜不倦、东西求索的艺途中,「发现愈往高处走,东西方艺术的本质愈显得一致」,在看似不相容的西方油彩与东方水墨之间跨越了传统与现代,实现长久以来所致力的「油画民族化」,融合中西艺术之所长,发展出连结东西方观众的独特艺术语汇。
青岛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而发展出特殊的城市人文风貌。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因地理位置重要,曾先后为德国与日本的租借地,逐步形成了以德国建筑为主要特色的城市景观,自然景色与人文风光相互辉映,康有为曾盛赞青岛美景为「碧海青天,不寒不暑;绿树红瓦,可舟可车」;学者俞平伯亦作诗《青岛即景》写道:「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吴冠中在1975年前往青岛,面对旖旎的山海风光,一连创作了《滨海城市(青岛)》(Lot 150)与《青岛红楼》,此后再无描写类似题材的油画作品。相较于《青岛红楼》以细琐笔触铺陈密密麻麻的红楼景致,吴冠中在《滨海城市(青岛)》省略繁琐细节,着力描写朱红与墨绿的鲜明色彩对比,在他对于红楼隐含「洋味」与「绿树入墨,自家色彩」的自述看来,可见他有意以此阐述中西美学中对于色彩的不同观点,进一步融合西方油画色彩的应用与中国墨色的变化。《滨海城市(青岛)》曾在海内外展出多次,收录于重要全集与回顾展画册出版十余次,作品之珍贵性与在吴冠中创作生涯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从1960年代开始,吴冠中在描绘不同地域的风景油画中,锻炼出其独特的创作语汇,「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是结合在形式美之中,首先需通过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吴冠中强调意境创造的重要,在尺幅之间探求绘画形式美感的极限,他对于色彩、点、流动的线与块面的掌握运用,无疑在1970年代中期的作品臻至高峰,《滨海城市(青岛)》中层层相迭的红瓦与绿树,为其对于景物描写的大胆撷取,突显强调了形体结构与色彩关系,多变的笔触与色调组合,代表吴冠中在油画创作最为特出的成就。他曾表示「我为什么要如此吃力地搬动画架当场写生呢?因为要追求具体形象的真实生动感,满足人们的欣赏要求,让人们乐于接受大胆的构思构图。我竭力使观众感到大自然确实就是如此有气势,如此丰富!」《滨海城市(青岛)》在基本几何元素的归纳下,以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营造出山丘的景深与空间感,朱红的屋瓦间以浓重的墨绿相平衡,或许来自于艺术家1974年开始创作水墨画的影响,其中点染的数点鲜黄与翠绿,更见吴冠中对于民间色彩运用之巧,既是客观的自然景致再现,又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陈述。
吴冠中自1970年代初期描绘屋舍聚集的景致,从1973年的《桂林风景》开始,至1974年的《长江山城》广阔的江面与密集的屋舍产生强烈的对比;至1975年的《青岛红楼》,吴冠中以几乎满幅的构图强调出紧密的屋舍层层相迭,《滨海城市(青岛)》则将绿树与红屋提高到相等的比例,扩大了远景海面与天空的描写,突显出山与海、红与绿、虚与实之间的消长与变化,可说吴冠中对于此类题材的掌握达到了巅峰;而艺术家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水墨,对于密集屋舍的喜爱与持续探索,在1981年的《交河故城》进一步跨越抽象与具象间的界线,创造了他艺术生涯的又一高峰。屋舍建筑象征人的居住与群聚,对于抒写自然景色的风景画而言,村舍或房屋的描绘无疑为画面注入了人文意涵与生活层面的叙述,此场景的反复摹写因而充斥着吴冠中对于日常生活的丰富情感,随着他在1970至1980年代之间创作风景油画的多元主题与风格演变,《滨海城市(青岛)》以自然景致与人文风光的结合,透露艺术家寄托于画面形式美感下的深层意涵,屋舍背后隐含的历史轨迹拓展了风景创作的深度与广度。随着他在1980年再度以素描写生《青岛》,更可见吴冠中对此题材的钟爱,《滨海城市(青岛)》在色彩与墨色的交融、自然景色所蕴含的人文意识间,也成为他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我绘写青岛风光,绿树红楼,洋味多;近朱不赤,绿树入墨,自家色彩。
-吴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