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元 王渊 《安喜图》 中茂圣佳2005秋拍 成交价374万元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6-8
元 王渊 《安喜图》 中茂圣佳2005秋拍 成交价374万元
作品鉴赏
精严其骨 野逸其风
——王渊《安喜图》与宋元之门
穆 南
在公元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叶,中国江南的画家中出现过一位兼工(笔)善写(意),集花鸟、山水、人物诸般题材于笔下的杰出者。此人便是王渊。王渊,字若水,号澹轩、虎林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王渊生卒年月不详,画史有记载的,只是他从艺的一些经历和若干传世的经典之作。如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竹石集禽图》,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桃竹锦鸡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鹰逐画眉图》、《秋山行旅图》、《松亭会友图》和流至日本大阪美术馆的《竹雀图》等。
王渊的艺术之路最初直接受到当时居于领袖地位的赵孟俯的画理画论之影响。他在研习宋人工笔设色、颇具院体风范的作品的同时,同许多画家一样,在赵孟俯的倡导下,绕过宋画,上溯唐人以至五代“徐黄异体”的所谓逐本寻源之途。此举是选择捷径,还是步入误区,似乎不好一概而论。如果为了更清晰地获得相承一脉的文化背景,以便继往开来,或许亦有道理。但是,生于元代,与前朝的传承关系绝非想当然就能超越或摒弃。另起炉灶,未必明智。当然,宋画中媚上的“应制之气”和无益的“百病横生”,确实需要改造和剔除。不过宋画从根本上说,还是博大精深,雍容高贵,其丰富的审美内涵和苦心孤诣的创作态度,使之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无可否认且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王渊所处的时代,恰逢继承与发展的冲突碰撞以及院体画与文人画之间的此消彼长,各种流派在曲折波动中多元化地呈现出来。眼前这幅水墨纸本立轴《安喜图》,体现了画家在汲取宋人细腻纯粹、精严稳健的画风之外,又饶有当朝主流中清淡隽秀、意趣盎然的时代格调。此画属于一般中堂规格,纵176厘米,横92厘米,画面右上方以隶书落款:至正三年(1343)季夏,王若水为乐庵友画安喜图。有印二枚,一名,一闲,闲语为:笔精墨妙。画面左上角,有张德机与史鉴分别所题诗句。
《安喜图》,顾题思义,显然是因画面上栖于溪畔石坡的鹌鹑和绕树三匝、有枝可依的喜鹊而取安、喜二字。安即鹌之谐音,也是喻意。古往今来,花鸟画之题目常常好在同音字上作文章,以昭示某种或吉祥或喜兴或和美或高尚的意思。而现实中的花卉、蔬果、禽畜往往能够“对号入座”。例如锦鸡绣球—锦绣前程,公鸡荔枝—大吉大利,芙蓉鳜鱼—富贵有余,乌鸦丹柿—雅士风流,三只山羊—三阳开泰,五只蝙蝠—五福临门……简直应有尽有,无所不包。这帧《安喜图》,当然是既报平安又报喜,好事成双的意思。细数图中情态各异的喜鹊,果然是偶数,不多不少十二只。栖于树上的,似乎都各自有了可心的伴侣,而从不同方向飞过去的那两只,想必是要往一起凑。再看树下各行其是的鹌鹑们,总共九只,九鹌不正意味着久安吗?看来,画家没少动心思,可谓用心良苦也。
王渊的画意充满善良的祝愿。其构图之新颖别致,亦是超凡脱俗。十二只喜鹊黑白分明,提神焕彩,既为画面平添了活力和动感,更使作品泛溢出满纸喜气。鹌鹑与喜鹊相比,属于安然平和的静态之美,其色调与整个画面浑如一体,微风中摇曳的禾草和遥隐于天际的山影,共同营造了宁静怡然的田园式的优美境界。王渊的《安喜图》以墨代色,层层渍染,炼气于骨,赋象于形,既有宋画之精严,又不乏元画之野逸,可谓相得益彰的完美体现。
款识:至正三年季夏,王若水为乐庵良友画安喜图。
题跋:△香闺报嘉行人至,雕陵行己出尘埃。明月解随鸟绕树,修待翩翩去又来。至正丙戌九月,张德机题。
△史鉴题跋:何处经年绝好音,品流应得近山鸡。喉古初调叔夜琴,晓来枝上千般语。雨昏青草湖边过,佳人才唱翠眉低。成化十一年吴郡史鉴识。
作品资料
作者 王渊
尺寸 176×92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343年作
估价 RMB 3,500,000-4,500,000
成交价 RMB 3,740,0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05-12-04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0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著录:《家有宝藏——浙江民间收藏珍品大展特集》第211页,浙江省博物馆2004年出版。
钤印:王若水印(白文)、墨妙笔精(朱文)
鉴藏印:芳润斋(白文)、毕泷鉴(白文)
钤印:张德机(白文)
钤印:史鉴(白文)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
会员名
点评内容
发表时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4 www.fonron.com
粤ICP备13068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