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元 王渊 《柳塘驾鹅图》 保利2013秋拍 估价600万元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6-8
元 王渊 《柳塘驾鹅图》 保利2013秋拍 估价600万元
作品鉴赏
《墨缘汇观》:“王渊柳荷驾鹅图绢本。双拼大挂幅。长五尺三寸五分。阔三尺二寸。水墨大柳二株。枝叶飘逸。紫燕穿飞。双鹅戏水。树下宜男四茎。野花坡草。各具生趣。右作湖石于芙蕖蒲草之间。虽水墨作画。尤兼工笔。较之黄徐。不失高古。更加透逸。并自成一家者。款至正辛已仲夏。钱唐王若水为紫筠李教作于寓舍。隶书于左。下押朱文王氏连珠小印。虎林逸士白文印。王氏墨妙朱文印。末角朱文一印。”元代画家王渊的“柳荷驾鹅图”
王渊,字若水,号澹轩,虎林逸士,钱塘(今杭州)人。“柳荷驾鹅图”(图1)是王渊在元代至正辛巳(1341年)创作的水墨绢本大画,长181厘米,宽109厘米,是他传世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件。
“柳荷驾鹅图”曾被著录于清初安歧编著的《墨缘汇观》之中。
元代王渊的画作流传至今的十分稀少。现在国内有记录在案的王渊的画轴仅存几幅,分别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桃竹锦鸡图”,上海博物馆所藏“竹石集禽图”,山西博物馆所藏的“花竹禽鸟图”等,但尺幅都比此画小得多。
(一)从古绢鉴别而言,此幅“柳荷驾鹅图”绢本大作,绢呈现古旧面貌,绢面有几百年的沧桑之感。从印章“安仪周家珍藏”(图2)印章下的绢的旧气就可以见到。
它是由“二接式”二幅狭绢拼接而成,符合我国唐宋元大幅绢本画作的拼接方式。因为当时宽幅绢本很少见,且不说博物馆所藏的北宋董源、范宽、郭熙等大师的巨迹,就是元代吴镇著名的《双松图》、《渔夫图》等大作,都是双拼绢本。
唐宋元巨幅古画用双拼绢本,有时可以作为中国古代书画断代的一条参考标准。我们纵观“柳荷驾鹅图”全幅,发觉其绢色有一种灰青感觉的风尘之色。这是历年久远而逐渐形成的,它与博物馆所藏的历代名画,其感觉是相同的。
(二)从墨色而言,王渊创立的水墨画风,以丰富细腻的水墨层次在绢纸上作画,墨分五色,用墨色来表现出五代黄筌工整精丽的色彩世界。《柳荷驾鹅图》正是该画风的典范之作。元人的水墨画发展了宋代文人的意笔和院体的工笔,显现出了元代文人极富个性的胸襟和各自不同的水墨语言。
(三)从时代风格而言,元代画家最大的特点是重视笔墨。元人大部分画家只讲究笔墨的情调趣味,以渐渐失去宋人书画中描写大自然的宏大气势。这种时代风格在“柳荷驾鹅图”画中表露尽然。
由于元代花鸟画的画法,既保留五代黄筌花鸟画富丽细腻的特长,和宋代院体工笔画的影子,又有元代文人画雅洁气质的丰富写意表现力。全画用水墨画出,以墨色变化晕染,完全不用设色,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请看,画中主体“水墨大柳二株”(图3)枝叶飘逸(图4),画得很生动。
(四)从个人风格而言,王渊的画作不但摆脱了南宋院体画的陈规戒律,将五代花鸟画大师黄筌的工笔重彩改为元代文人画兴起的水墨墨彩,将五代黄筌的精工勾勒的设色重彩改用水墨画出。请看,画中的四只动静各异的“紫燕”,全用水墨画出,画得出神入化(图5)。
特别是,画中一只鹅正视飞燕,另一只鹅侧目斜视飞燕,燕鹅双禽,高低对峙,动静呼应,浑然一体。(图6)画家抓住这一瞬间,创造出艺术形象的生动逼真。王渊用墨色的浓淡变化,一改以往唐宋宫廷院体职业画家的浓重的五彩设色,使画坛面目一新,开创了中国花鸟水墨画的新纪元。
王渊无愧是元代的绘画大师,在中国书画史中有他应有的地位。所以元代《图绘宝鉴》中对王渊赞誉有加,称他“尤精水墨花鸟竹石,当代绝艺也”。图7是在本画中王渊所绘的草木
花石,“树下宜男四茎”,“野花坡草”,“湖石于芙蕖蒲草之间”,其面目可见一斑。(图7)
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专家单国强在《元代绘画》一文中谈及元代花鸟画时也写道:“元代花鸟画主流是向文人画情趣发展,绝少宋画院之工笔重彩富丽细腻者,或用水墨写意法,或作勾勒淡彩花鸟。王渊最负盛名,花鸟有师黄筌的重彩富丽一路,然所擅是水墨法,白描勾勒后水墨晕染,精微严谨中见清雅淡逸,自创一格。”
此幅王渊的“柳荷驾鹅图”,正是“所擅是水墨法”,白描勾勒后水墨晕染,精微严谨中见清雅淡逸,它对我们研究元代绘画,揭示典型元代花鸟画的真实面貌,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图8是本画下方草木花石中的兰草,我们可以与上海博物馆所藏“竹石集禽图” 上王渊画的兰草作一对比。(图8)
(五)从题款和印章而言,这幅“柳荷驾鹅图”的左侧有王渊的隶书题款“至正辛已仲夏钱唐王若水为紫筠李教作于寓舍”,其书法是与几幅博物馆收藏的王渊的画上的题款是相同的。我们可以来比较鉴定一下题款的书法,图9左边所示的是本画得题款,中间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良常草堂图》上王渊的题款,右边是上海博物馆所藏“竹石集禽图”上王渊的题款。(图9)
本画王渊题款下盖三印,分别为朱文“王氏”连珠小印,“虎林逸士”白文印,“王氏墨妙”朱文印,印文都很清晰。
特别是“王氏”连珠小印,应该引起我们重视。连珠小印,在唐宋元的古画中有所见,从唐“贞观”、“开元”的连珠小印,到宋徽宗“政和”、“宣和”、宋高宗“绍兴”、“建炎”的连珠印,到元文宗的“天历”连珠印。但是,元代以后在书画中连珠小印基本不见。因此,“柳荷驾鹅图”上的朱文“王氏”连珠小印,也给我们提供了鉴定断代的一个标记。
此外本画还盖有不少收藏印,画上有清代大收藏鉴赏家安歧(1683-1742)的印章“安仪周家珍藏”,有明末清初大收藏鉴赏家梁清标(1620-1691)的二枚印章“梁清标印”和“蕉林”,有康熙十七子允礼(1697-1743)的二枚印章“芳林主人鉴赏”和“澹如斋书画印”。另有“卧雪斋藏”等二枚收藏印。“卧雪斋藏”、“笙巢真赏”应为清代书画鉴赏家曾协均的鉴赏印。曾协均,字笙巢,咸丰三年由内阁中书入直(相当于皇帝的文书),奉旨鉴赏书画。
更为重要的是,画面上还有乾隆的内府五玺,分别为“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其中后二印已模糊不清。还有,左下角的一枚印章难以辩识外,(即安歧所称的“末角朱文一印”)。
根据历史记载,清代安歧“古香书屋”中所藏的“晋唐宋元”书画名迹,以后几乎全部进入清宫,很少流入民间。“柳荷驾鹅图”上铃有乾隆的内府五玺,应该可能也是入清宫一个证明。
但为什么流入清宫而没有在“石渠宝笈”上著录呢?
这是有例外的,据徐邦达先生所说,像安歧收藏的二件墨宝《法书大观册》和黄公望的《溪山雨意图》后来都流入清宫,《法书大观册》大半都曾刻在《三希堂法帖》上,乾隆在每页上都有题识,而《溪山雨意图》盖有乾隆“内府”诸印,但这二件墨宝都没有载入“石渠宝笈”之中。
所以,王渊的这幅“柳荷驾鹅图”可能曾流入清宫,铃有乾隆的内府五玺,但没有载入“石渠宝笈”中,也是正常的。
(六)从流传与著录来看,这幅王渊的“柳荷驾鹅图”收录于清初安歧编著的《墨缘汇观》之中,流传有绪。
安歧在《墨缘汇观》中对王渊的这幅“柳荷驾鹅图”评价很高,说它“虽水墨作画,尤兼工笔,较之黄徐,不失高古,更加透逸,并自成一家者。”众所周知,黄徐是指五代的黄筌和徐熙,黄筌重于工笔重彩,徐熙重于墨骨淡彩,形成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中国花鸟画史的二大流派。而王渊从这传统的二大流派中脱颖而出,以墨色的焦,浓,重,淡,清,来完全替代设色用彩,开拓了中国水墨花鸟画的新篇章。
(七)附记:
我国老一代书画鉴赏家张珩1964年在著名的《怎样鉴定书画》中和讲演中曾说:古代“几位鉴赏家如梁清标、安歧眼力特别高,凡经这二人盖过鉴藏印的书画,绝大多数是精品。”
这句话,一直为当今的书画鉴定的实践所证明。因此,凡经《墨缘汇观》著录的书画,其真实性大都可靠。
题识:至正辛已仲夏,钱唐王若水为紫筠李教作于寓舍。
作品资料
作者 王渊
尺寸 182×109cm
估价 RMB 5,000,000-6,000,000
成交价 流拍
专场 乾隆帝的文化大业
拍卖时间 2013-12-03
拍卖公司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著录:《墨缘汇观》名画上卷,安岐著(见《中国书画全书》第14册,第691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12月)。
钤印:王氏、虎林逸士、王氏墨妙
鉴藏印: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安仪周家珍藏、梁清标印、蕉林、芳林主人鉴赏、澹如斋书画印、卧雪斋藏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
会员名
点评内容
发表时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4 www.fonron.com
粤ICP备13068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