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明 崔子忠 《稚川移居图》 中茂圣佳2008秋拍 成交价134.4万元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6-1
明 崔子忠 《稚川移居图》 中茂圣佳2008秋拍 成交价134.4万元
作品鉴赏
本文介绍的这幅《葛雅川移居图》,为明代著名人物画家崔子忠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崔子忠当年与陈洪绶(老莲)齐名,清代画家吴伟业曾有诗云:“四十年来谁不朽,北有崔青蚓(崔子忠),南有陈章侯(老莲)”,故世有“南陈北崔”之誉。陈老莲的作品存世较多,声名显赫;但崔画却寥若晨星。近世以来,其知名度不及老莲,但事实上两人的艺术造诣却不相上下。仔细品味这幅《移居图》的精采技艺,即可为证。
崔子忠(?—1644)号青蚓,字道母。山东莱阳人,占籍顺天(今北京),生平不详,甲申(1644)清兵入关,明亡,崔子忠遁入土室,绝食而死。据史籍记载,崔为诸生,崇祯六年(1633)曾游董其昌之门。其画人物,喜规摹古人,上溯顾(恺之)、陆(探微)、阎(立本)、吴(道子),故传统根底深厚,复又能自出新意,具有极鲜明的时代特色,不为古法所囿。今天存世的崔子忠作品不多,如明天启六年(1626)所作《藏云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长白仙踪图》(1634)(上海博物馆藏)为较早画作。又如《云中玉女图》(上海博物馆藏)等,似稍晚。本文介绍的这幅《雅川移居图》,不知何故画上无名款。旧有签题:“崔青蚓移居图”,书者亦未署名,仅有“猗山居士”(其人无考)。图上又有“竹溪鉴宝”藏印(励宗万旧藏)。以及当代上海著名收藏家孙伯渊先生的收藏印。故可断为崔子忠的真迹无疑。
崔子忠喜作宗教人物故事题材的绘画。这幅《葛雅川移居图》,描述的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士葛洪迁居广东罗浮山的事迹。葛洪(公元283—363),字雅川,自号抱朴子,道士兼炼丹家,曾做过“谘议”、“参军”等小官。因闻南方交趾(古地域名,即今天的广东、广西及越南一带)盛产丹砂,遂携全家移居到广东罗浮山定居炼丹。这幅《移居图》即描述了他迁居途中的一些场景。不知何故,后世画家对这一事件颇感兴趣?自五代时的宫廷画家黄筌、李升等人便开始创作过《葛雅川移居图》;元代的王蒙亦有一幅传世的《葛雅川移居图》,极为著名。但这些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品,题材虽一致,寓意想不相同。例如王蒙笔下的《葛雅川移居图》,其中以山水为主,人物画得极小,基本上是一幅纯粹的山水画,人物故事的题材因素极其淡薄,为一幅表达“隐逸”思想情绪的作品;而五代时期的作品早已佚失无存,无法查考其中表达的真实内容。但这幅崔子忠所画的《葛雅川移居图》,“山水”和“人物”两者在画幅上的比重大致相当,因此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艺术内容,同王蒙的《移居图》显然是大相径庭的。
笔者在30年前撰写的一篇谈论山水画的拙文中曾言及:自明代开始,“人们进一步又对于画什么东西觉得是个次要的问题,而更关注于一定的笔墨技法——‘线’和‘点’的形式结构上(怎样画的问题)”。①这种情况,不仅在当时的“草笔”写意的山水画中存在,瑞在“工笔”设色的人物画中同样发生了。画幅中的“题材”——人物故事的实际涵义有意无意地被逐渐消解掉。陈老莲的“变形”画风中比较明显,而崔子忠的人物画虽然相对地较为“写实”,但“画什么”(题材)也已被“怎样画”(形成技巧)所取代了。对于这幅“移居图”,不论是画家本人,或是欣赏艺术的公众,关注的已不是葛洪的事迹,而是画家精心构建成的人物形象和山水风景的“抽象美”——表现众多人物形象的动态姿貌的线条;以及刻划山石树木的各种形式多样的笔能的巧妙配置,造型奇妙的“皴法”和鲜艳夺目的彩色,凡此种种,都已成为画幅上的主要角色,而葛洪“移居”的故事题材,已变得无关紧要并无足轻重了。
据文献记载,崔子忠其人的人品艺品均高。虽然他贫困潦倒,仍淡泊名利。他的作品往往只为无偿馈赠他的至亲好友;而对有些人,即重金相求亦不予置理,因此他的作品传世者就较为稀少了。这恐怕也正是造成崔子忠今天的名声不如陈老连的原因之一。
①拙文:《线与点的交响诗——漫谈山水画的美学性格》。(载《美术》创刊号第158页,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版。(徐书城)
边跋:崔青蚓、陈悔迟齐名,世称南陈北崔,而青蚓画传世则绝少。此轴作稚川移居图,人物钩描精工,设色明丽。三巨柯缀细枝千万条,出人意表,峦壁,皴法又极幻变,诚奇制也。画无款印,旧有鉴题称崔青蚓作,信是知音真识。余亦以为必然无疑,因识之如此。左下角有竹溪鉴定朱文一印,知为励宗万故物。戊寅秋九月十八日友人携示,留之案头多时,欣为题识,东海徐邦达时年八十又八岁。
作品资料
作者 崔子忠
尺寸 131×48.5cm
估价 RMB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1,344,0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09-01-1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0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徐邦达印(白文)
鉴藏印:竹溪鉴定(白文)、琅玡王氏玕香珍藏图书(朱文)、伯渊审定真迹(朱文)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
会员名
点评内容
发表时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4 www.fonron.com
粤ICP备13068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