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仙山行舟图》赏析
张旭辉
此图为文徵明画于嘉靖戊午(1558年),即在其去世的前一年,时年88岁。上有款识:“嘉靖戊午三月廿日画于玉磬山房。衡山居士文徵明”,后钤有“衡山”“文徵明印”二印。图上有“项墨林父秘籍之印”“商荣氏收藏图书”二方收藏印,说明经过明代项元汴、清代商荣二位著名收藏家收藏过。
这幅《仙山行舟图》,是文徵明的细笔山水,最能代表他自己的山水画面貌,也是他的本色画。文徵明虽然师从沈周,却并未受沈周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所笼罩,反而偏爱秀丽、细润、雅致一路的山水,这与他独特的审美有很大关系。文徵明深受儒家传统文化与思想影响,主张绘画贵在“温厚平和”,刚柔有度,推崇精工秀润、清丽含蓄,在绘画上他有自己明确的取舍与追求。他喜爱沈周早期作品,认为用笔精工,不似晚年粗株大叶,草草而成,并多加效法。此外,赵孟頫绘画的古意,王蒙结构的繁密都被文徵明融入到自己的山水画中,同时一改“元四家”重笔墨而轻设色的短处,格外注重色的运用,最终形成自己用笔精细、设色淡雅、构图缜密、意境清幽的山水画风格。他的细笔山水代表作如《真赏斋图》(辽宁省博物馆藏)、《惠山茶会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等,用笔精致,色墨相得益彰,书卷气很浓,古意盎然。他的山水画大多描绘文人雅聚之景,将人物与山水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表现一种文人超然物外的境界与风骨,这是文徵明山水画的一大特色。
文氏在着色方面也是值得探究的。元四大家都不太重视色彩,少数着色的作品也多是浅绛。文氏不但重视应用和发展元四大家的浅绛着色,而且还深研一般文人画家很少用的唐宋青绿山水的着色法。他把这种主要适应宫廷贵族趣味的富丽浓艳的着色法转变为与文人情趣相一致的清丽雅致的着色法,并在不少作品中又将二者“错综”到一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文人画家里,文氏是一个很重视色彩的画家,对发展、丰富中国画的着色做出了贡献。清代恽正叔曾在《南田画跋》中评价文氏山水着色为“古澹明洁”,应该是很精确的。青绿着色不难于浓而难于淡,难于虽浓仍觉其淡,没有晦滞、混浊、俗艳等毛病。文氏青绿着色有两种,一种是浓的或较浓的,另一种是淡的。前一种如《晚春高树图轴》、《清友访友图轴》等。后一种就如《仙山行舟图》,有一种透明、湿润、飘渺之感,于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很为适宜,在笔墨与色的关系处理上,除明显效法沈周风格的一类作品之外,笔的勾皴都尽量简约,笔墨为敷色让路,并助成敷色的效果,而不是色为笔墨让路,成为纯粹次要的东西。在这幅画中,文徵明则以线条来剖分石面,皴擦的线条极其简略,柔和流畅,其意不在于刻画形质,而现实刚柔、虚实的节奏韵律和丰富笔墨层次。此图的设色也采用盈满的青绿敷染法,同时又参人了不少用水墨钩皴和渲染的芦笛等,与青绿赭石色调相映,色感明洁温润。文徵明有意识地减弱空间深度的表现,强调笔墨自身的意韵,加强色墨融合,从而突破了宋人青绿山水的成法,自成新调。
文氏的着色明显继承了赵孟頫的着色特点。赵氏的着色已不同于院画的那种浓艳甚而俗气的着色,但仍有其遗风,只有其《鹊华秋色图卷》,人称近于王维,最有文人意趣。文氏似乎主要从此卷得到启示,再参以浓丽之作的设色法,并吸收元四大家的浅绛法,而形成自己的设色法。其形式格调,已更为丰富多变了。
文徵明(1470-1559),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父林,温州知府……征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皆父友也。又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辈相切靡,名日益着。其为人和而介……吴中自吴宽、王琴以文章领袖馆阁,一时名士沈周、祝允明辈与并驰骋,文风极盛。文徵明及蔡羽、黄省曾、袁裹、皇甫冲兄弟稍后出。而征明主风雅数十年,与之游者王宠、陆师道、陈道复、王毅祥、彭年、周天球、钱毅之属,亦以词翰名于世。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的求仕之途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出生于官宦之家的他,最初的理想是求取功名,但“十试有司,每试辄斥”,直至50多岁方以推荐身份谋得一翰林院待诏的闲职小官,实在是郁郁不得志。进入官场后看到宫廷纷争,官场险恶,遂萌生去意,故不满三年就借故辞职还家,此时他顿悟到多年所谋求的仕途之道并不是他的真正归宿。王世贞在《文先生传》云:“先生归,杜门不复与世事,以翰墨自娱。”至此他抛弃一切杂念,书画成为他晚年的快乐与最大追求。文徵明终其一生埋头致力于书画,至80多岁还能写一手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他的勤奋自古闻名,早已在艺界传为佳话。文徵明的绘画成就极大,他不仅是“吴门画派”的旗手,一代宗师,门人众多,对明清两代的绘画也影响巨大,“文风”所及达400年之久。在书法上,他的“文体”行书既俊迈锐利而又不失洒脱秀丽,有凤舞琼花之姿,风靡天下。在书法史与画史上,文徵明均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绘画上文徵明虽然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但历来公认与评价最高的当属山水。文徵明19岁开始学画,26岁拜一代大家沈周为师,毫无疑问受沈周画风的影响甚大。但其山水画并不局限于沈周,而上溯宋元两代,从米芾、赵伯驹、赵孟、王蒙诸家中汲取了很多养分。他的山水画同沈周一样在用笔及风貌上大体分“细笔”与“粗笔”两种,但沈周以雄健粗犷的粗笔着称,文徵明则以细密典雅的细笔称胜,这一点他们又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传世的文徵明山水画有青绿山水、细笔本色画、粗笔山水、仿古山水等风格,反映出其转益多师,面目众多的特色。
文徵明山水画的“粗笔”与“细笔”,各有不同的特点。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画有疏密二体”。“疏”体的特征是“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密”体的特征是“密于盼际”,“谨于象似”,即有细密严谨的描绘。但张彦远更为推崇的是前者。唐而后,“疏密二体”之分仍然存在,但常被称为“粗笔”与“细笔”。许多画家兼具二体,抑或优于“粗”,抑或优于“细”,也有二体兼优的,文徵明即为其中的代表画家。
题识:嘉靖戊午三月廿日画于玉磬山房。衡山居士文徵明。
作者 文徵明
尺寸 146×39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嘉靖戊午(1558年)作
估价 RMB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1,568,0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11-06-16
拍卖公司 北京海士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文徵明印、衡山
收藏印:项墨林父秘籍之印、商荣氏收藏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