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徐渭 《五月莲花图》 纸本水墨 103 x51cm 上海博物馆藏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5-19
明 徐渭 《五月莲花图》 纸本水墨 103 x51cm 上海博物馆藏
作品鉴赏
上海博物馆藏《五月莲花图》是徐渭37岁时的作品,画面左上方有徐渭自题诗:“五月莲花塞浦头,长竿尺柄挥中流。纵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渡叶否。”以诗观画,便更容易理解为何画家用浓墨涂抹荷叶蓬乱的姿态,却仅以淡墨简单勾出花朵的轮廓,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赞颂荷花的图画,摇摆动荡的枝干背后所体现的正是画家对怀才不遇的不甘与抗争。
徐渭《五月莲花图 》赏读
文/齐雪
五月莲花图是徐渭的代表作之一,水墨淋漓,运笔生风,给人以骤雨飘风之感,体现了徐渭的典型画风。
画上方题诗是徐渭诗作中的精品,暗示了画作的初衷与指向。诗曰:五月莲花塞浦头,长竿尺柄挥中流。纵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渡叶否。诗句以荷寓世,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世事不公的不忿之情。
带着这样的感情基调,再去看作者笔下的荷花荷叶。荷叶以浓墨点厾、散锋扫出,几不类物象,似乎作者对它无丝毫的好感,故破笔一挥而已。荷花则以淡墨中锋,狂草笔法飞快勾出,无心求工。荷柄与水草也以长锋写出,任其浓淡干湿、中锋侧锋亦不计较。最后,作者似乎还未发尽心中的激情,以重笔在画面下角点了七八个大小不同的墨点,暗示了水中的浮叶。
显而易见,此画并非一般意义上爱荷颂荷的画作,而是借荷抒发一种不如意的情愫。因而,画中的荷花荷叶并无美好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笔墨。然而,画作另有一种奇崛之美、跌宕起伏之节奏美和真实的艺术感觉诉求之美在焉。
从三片荷叶不同的翻卷姿态与水草飞舞的情状可看出,荷塘并不宁静,而是飘风大作,荷正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苦苦挣扎,花容失色,哪里还有什么“亭亭玉立”的心情?此外,三片叶子的墨色在画面构成一个跳跃的半圆形,最后又与水面浮叶的半圆形相呼应,为画面带来墨色节奏上的活泼之美。两朵荷花也被荷风吹得东倒西歪,彼此没了照应。但正是这样的看似无呼应处却有着内在的呼应之美。左侧的荷花照应的是上方的题跋,下方的荷花照应的则是右上方孤单单的半片叶子。这样一来,荷塘动荡之中又充满了各种呼应:有物象间的也有墨色上的,还有神意方面的。
其实,画中的荷正是徐渭自己的化身,空有芬芳满腹,却生活在动荡的环境之中。正是这样的矛盾和痛苦成就了艺术上一种无可奈何的壮美,读画知之。
画家简介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山人等,是活动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20岁那年才考中秀才,直到41岁,考了8次,始终也未能中举。徐渭非常抓狂,以至反复自杀有9次之多。嘉靖四十五年,徐渭在又一次狂病发作中,因怀疑继妻张氏不贞,将其杀死,因此被关入监牢。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狂人,却精草书、擅诗文、通戏曲。在中国写意花鸟技法的演绎中,徐渭是集大成者。清初的八大、石涛到乾隆时的“扬州八怪”延绵到晚清的赵之谦、吴昌硕乃至现代的齐白石、潘天寿无不受其影响。著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草》及杂剧《四声猿》,戏曲理论《南词叙录》等。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