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集(1738-1823),字蓉裳,号秋室。浙江钱塘人。清代画家、诗人、学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三十八年同邵晋涵、周永年、戴震、杨昌霖同荐修《四库全书》,时称“五征君”。潜研经学,尤长於《诗》。嘉庆中卜归,主大梁讲席八载。道光二年壬午重宴鹿鸣,官至侍读学士。与鲍廷博等交游,知不足斋刻《庚子销夏记》《聊斋志异》等皆集所手抄、校对。诗文书画时称三绝,善山水、花卉、翎毛、兰竹,尤工仕女。人物宗陈洪绶,画美人尤妙,京师人称“余美人”。山水笔墨秀逸,有山光在掌、云气生衣之致。著有诗集《梁园归櫂录》一卷、《忆漫庵剩稿》一卷、《秋室学古录》六卷(清道光间刻本)、《秋室百衲琴》一卷(嘉庆三年刻本)、《秋室我闻录》一卷(手稿本清沈庆云跋)、《遗山先生年谱略》一卷(得月簃丛书本)、《绝妙好词笺续钞》一卷(道光八年爱日轩刻本)。余集所撰四库提要稿存于《四库提要分纂稿》。
伊秉绶题。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又升为扬州知府,1802年(嘉庆七年),伊秉绶54岁时,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洒泪送别。62岁病逝后,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古今评者所谓其善写隶书大字“愈大愈壮,气势恢宏”的特点比较明显,评其诸隶书作品多有“方严、奇肆、宽博、恣纵”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