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象文、臞樵、乌目山人、耕烟散人、耕烟外史、清晖主人、清晖老人、剑门樵客、耕烟野老、耕烟老人、天放闲人、雪笠道人、海虞山樵等。江苏常熟人。清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被称为清初“画圣”。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合吴历、恽寿平,世称“清六家”。其画风影响深远。是清初 “四王”中技法比较全面、成就最为突出的一位。
出身于文人世家,祖上五世均善画,翚自幼嗜画,似有夙慧,拜同乡张珂为师,经常为画商摹制假古画,20岁时已具有极高的仿古能力。他的才能被王鉴发现,收为弟子,又介绍给王时敏,遂得到二王指授,并出家藏珍品让他临摹,遍临宋、元名迹,取各家技法冶为一炉,又不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运笔构思,天机迸露,迥非时流所能。初恽寿平以山水自负,及见翚,度不能及,乃改写生以避。40岁左右已成为一代大家,时人称为“画圣”、“海内第一”。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其画内府收藏甚多。后人因袭其法,形成“虞山派”。
画风有早、中、晚之分:25岁以前为早期,主要摹仿古画,笔墨尚未成熟,略显幼稚;35岁到60岁为中期,此时广泛吸取前人优良技法,融汇南北诸家之长,作画专心精意,不肯苟简,因此,这一时期作品最为精彩,技法精巧,清丽工秀;60岁以后为晚期,由于求画者众,多有应酬之作,难免粗制,亦有代笔。然此时技法纯熟,在简练中求苍茫,不乏杰作。但也形成了一定格式,下笔往往带有习气,不及中期生动英姿。偶画花卉,秀隽有致。
焚香昼坐浑无事 好与书编结静缘
——王翚《松竹幽居图》赏析
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后人将其称为虞山派。他与王鉴、王时敏、王原祁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而王翚被称为清初画圣,著有《清晖画跋》。他在南宗画派的基础上,借鉴北宗技法,比较全面地对山水画传统进行整理,把黄公望、王蒙的书法性用笔与巨然、范宽的构图结合,形成了具有综合概括性质的法则,创造出一种华滋浑厚、气势勃发的山水画风格。
王翚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他确实学了很多元人画作,如我们经常见到他的“仿大痴笔意”。本幅的灵感他自己说是来自于卢浩然的“嵩山草堂图”,而峰峦的勾勒明显是黄公望的画法,但更加细腻。松树的画法则自于对王蒙的继承,全局高远平远则是宋画的构图法。
本幅景物十分丰富,茂林修竹、仙鹤芭蕉、池塘睡莲、高山奇石、飞瀑远岸……他认为“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因而他的笔墨与设色互为搭配,互为依托。整幅画面布局繁密,但是体现了他“繁不可重,密不可窒,要伸手放脚,宽闲自在 ”的追求。远近景物一水相隔,远山缓傍,山势平远。附近的莲叶让河岸显得宽阔,也把视线带向远方,高山的山势又指向远远的河对岸,形成“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态势,飞瀑给高山增添了生机,给幽静的山林带来了清爽的水乐。叠嶂的峰峦下,齐整茂密的竹林中,茅屋数间,其中几位老者互不干扰,或吃茶,或对窗遐想,或焚香读书,各自享受着自己的幽静。题诗“水色岚光明几上,松阴竹影度窗前。焚香昼坐浑无事,好与书编结静缘”则与画面互为写照。这样的景色,老者们到了晚上自然是与明月为伴了,所以虽是白天,却也让人想起“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诗句。仙鹤容易让人联想起长寿,又有莲花在旁,真是鸟语花香,却又不落俗套。
同为四家的其他三位对他的评价也都非常高。王鉴曾是王翚的老师,认为王翚超过了自己,曾有“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感叹。王时敏的评价更高“此烟客师也,乃师烟客耶?”王翚的作品一向是高价拍卖,近来也有过亿的记录,本幅也属于他的精品,自然价值不菲了。
已知的拍品流传、著录、展览
流传:清代著名鉴藏家王祖锡收藏。王祖锡(1858-1908),字二朗,号梦龄,又号惕庵、惕安、惕盦。浙江嘉兴人。精鉴别书画。
现代著名鉴藏家陈佩秋旧藏。 陈佩秋,著名鉴定大师谢稚柳夫人。当代著名书画家、书画鉴定家。
款识:水色岚光明几上,松阴竹影度窗前。焚香昼坐浑无事,好与书编结静缘。乙未清和,拟卢浩然嵩山草堂图意于来青阁之西爽轩。耕烟散人王翚。
作者 王翚
尺寸 82×42cm
创作年代 1715年作
估价 RMB 2,800,000-3,500,000
成交价 RMB 3,220,000
专场 古代绘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2-12-07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出版:《艺苑掇英》第61期P29,作品第22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2月。
钤印:王翚之印、石谷子、我思古人、来青阁、上下千年
鉴藏印:祖锡审定、惕安清秘、佩秋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