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士大夫生性清高、坚贞、虚心,往往在画图中、题画诗中表露其意,但由于历史的、社会的多方面因素,这些士大夫对人生的挫折、社会的不公往往多采取远离生活,逃避现实,隐遁山林,寄情于自然丘壑的态度,而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极为明显一例。是帧即画几竿墨竹,浓淡相映,竹影婆娑。竹后立一块巨石,坚实沉稳,石上的兰花清幽不凡。板桥借挺然坚劲的石头,比喻君子之德操,以竹子比喻君子刚直不阿、品格高尚的人格,画中的石头代表了人物形象,藴藏着刚直不阿、气宇轩昂的品质。纵观郑板桥笔下所画的兰竹石,我们不难看出,他喜画兰竹石的缘由,正如他所云:“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而“为四美也”。“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在他眼中,兰竹石,能代表人坚贞不屈,正直无私,坚韧不拔,心地光明,品格高洁等品格,因而其题画诗的字字句句,托物言志,意境深远。都是郑板桥借兰竹石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发生紧密联系,有感而发的创作画,也正是将“文人画”,“脱离现实,逃避现实”,引向“关心现实,注意现实”做出的贡献。使比较单纯的花鸟画,有了丰富的社会内容,产生深刻的思想性、抒情性,拉近了与读画者的距离,仿佛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面对面的对话,使“凝固的瞬间”不断延续着,加强了艺术感染力。他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窠臼,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郑板桥的题画诗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郑板桥画竹独特,画石亦如此。自然界再无情的石头在他笔下也活了。诗点破了画题,一下子将石头与人品结合到一块儿,可谓“画不足而题足之,画无声而诗声之。诗画互相为用,开后人无数法门。”画中题诗“自笑书生翰墨荒,漫夸石瘦竹兰芳。千花万卉皆神品,还让君家老复堂。庚辰春”诗中的“复堂”乃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鳝,由此可知此画是郑板桥送与李鳝的。庚辰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郑板桥68岁,作此画时两位画家已至暮年,作品所透露的不单是画家相当纯熟的技术,更见证了两位画家君子之交如兰竹的友情。
款识:自笑书生翰墨荒,漫夸石瘦竹兰芳。千花万卉皆神品,还让君家老复堂。乾隆庚辰暮春,板桥郑燮。
作品资料
作者 郑燮
尺寸 166.5×94.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庚辰(1760)年作
估价 RMB 8,000,000-12,000,000
成交价 RMB 15,525,0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1-12-28
拍卖公司 上海天衡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秋季拍卖会
印鉴:谷口、郑燮之印、歌吹古杨册、橄榄轩(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郑燮》36、30、84、94印,1453-1457页)
鉴藏印:曾在周芗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