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郑板桥巨制《三友图》
萧 平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是郑燮在潍县署画竹所题的一首诗,这是他清官形象的标志。“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他,仅在山东做了十二年的七品芝麻官。他人生的主要追求和成就,都集中在诗、书、画上。
他的诗词直抒真情,雅俗共赏,他还吸纳民间小唱形式,作道情多首,为世人传唱至今。他的书法,结合隶、楷、行、草,融合一体,如乱石铺街,自称“六分半书”。
至于他的画,内容并不丰富,集中在兰、竹、石,可称“三友”,亦可谓“三君子”:兰的幽馨清逸,竹的虚心有节,石的坚贞不移。松、梅、菊,甚至牡丹,他也偶之,但不经见。
《三友图》是一幅高七尺余、宽三尺余的大画,写顽石三重,丛兰幽竹错落其间,面对欣赏,顿觉香风来袭。这样大的图,完全靠悬臂挥毫,笔笔清晰到位且一气呵成,是不容易的。
对于传统,板桥说:“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又说:“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愿学,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试看图中,顽石全以大笔侧锋写就,它类乎于倪瓒的“折带皴”,但竖将起来,还借用了“斧劈”皴擦,它是坚固而峭拔的。兰竹似乎都得力于石涛,但又不同,少了石涛含混淋漓的禅趣,多了清挺隽秀的风神。久而久之,这些特征成了板桥的艺术符号,当你展开画卷,这些符号便化作了他的气息与风神,感染着你,打动着你,让你不由自主地吐出三个字——郑板桥!
因为图面布满,他没有题诗,仅在左下端署上、下款,后又补年款“乾隆癸酉”于中下部顽石间,癸酉为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郑燮六十一岁,正是他在潍县任上,以请赈忤大吏罢官之年。他曾画竹别潍县绅民,并系以诗。去官之日,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
板桥居士的为艺与为官,给予今天的人们仍不失启迪的意义!
郑燮《石竹兰图》考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 刘如仲
郑燮绘《石竹兰图》,水墨纸本立轴,高244厘米,宽119厘米。署“乾隆癸酉(乾隆十八年1753)”。“相翁年学老长兄政”,“板桥弟郑燮写”。钤“郑燮”白文、“七品官耳”白文、“直心道坊”朱文、“郑为东道主”白文等印。
这幅画是郑燮乾隆十八年画赠清大学士高斌之作。高斌,满洲镶黄旗人,高佳氏,初隶内务府,历官吏部尚书、议政大臣、文渊阁大学士(《钦定八旗通志 · 高斌赋》)等官。画中所题“相”者,为相公、大学士。古代称宰相为相公。高斌因为大学士,相当于丞相、宰相,故称“相”,“相公”,“翁”者,为男性长者,因高斌比郑燮大10岁,故称“翁”,而自称“板桥弟郑燮”。“学年”是对学长者之尊称。在郑燮的诸多赠诗、赠画中多有类似题款,如《书诗轴》题“书为翁年学长兄正”。(《郑板桥集 · 诗钞》);《题盆兰图》题“奉寄冰翁年老先生教政”。(潍坊市工美研究所藏)。还有以姓、别称、官阶等翁年相称的。
乾隆十二年(1747)潍县发生严重灾害,政府已免去山东赋税。乾隆十三年三月,清政府派文渊阁大学士高斌(相公),同左都御史刘统勋赴山东潍县视察灾情和放账,56岁的郑燮随高斌放账,两人从此开始了交往,并互相赋诗唱和,郑燮有《和高相公给赈山东,道中喜雨,并五日自寿之作》云“相公捧诏视东方,百万陈因下太仓。天语播时人尽饫,好风吹处日俱长。村村布谷催新绿,树树斜阳送晚凉。多谢西南云一片,顿教霖雨遍耕桑。”又云“五日生辰道上过,山根云脚水罗罗。冲泥角黍蓑翁献,介寿蒲尊瓦盎多。马上旌旗迷渤海,柳边舆盖拂潍河。愚民攀拽无他嘱,为报君王有瑞禾。”(《郑板桥诗文书画 · 诗文卷》,民族出版社出版)。上首歌颂皇恩赈济,下首则是端午节在巡赈途中为高斌做寿。从此,郑燮和高斌往来密切。直到乾隆十八年(1753),高斌还为《板桥先生册印》写序“镌法遒劲,已臻神化,有古钗脚,屋漏痕之砂”。(《郑板桥在潍县》,第六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郑燮于乾隆十七年辞官,但一直逗留在潍县,于十八年春返回扬州。这幅《石竹兰图》很可能就是郑燮返扬州前后画赠大学士高斌的。
《石竹兰图》在郑燮的若干著录中均不见,有关论文中亦无,很可能为高斌及后人一直保存下来,这幅郑燮晚年所作之珍品辗转至今始得与众人见面,实属有缘。
整幅《石竹兰图》,用简劲的笔锋勾勒出坚峭雄劲的石峰,有的像竹竿一样直耸云端,有的欹斜向上,有的悬岩陡壁。石峰基本不作皴擦,不施渲染,偶作简单的皴斫,使画出的石质无孔而更加坚硬。石上偶有点苔,但亦恰到好处。峻峭的山石变化多端,它不似太湖石的玲珑精致,它很少比例和谐,但是刚强自然,有人称之为“怪石”。郑燮说“燮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石》见《郑板桥诗文书画 · 诗文卷》)。石中突兀的岩缝正式修竹丛兰生长之处。
图上的瘦竹矮短而挺拔,竹枝虽然短小,但不脆弱,极其昂然。叶少而肥,更显苍茂,磊落潇洒,简洁清秀。有的细竹还倒悬于峭壁之上,很有生机,表现出了生命之顽强,它顶着逆风翻卷,显其清高傲慢,大有不可侵犯之势。他说竹“只有青山是我家,峰根岩缝并秋砂;因兹秉得坚刚性,历尽东风瘦不斜。”(江都图书馆藏《竹石图》题诗)。郑燮所画之竹,形成了自家的风格,叫“郑竹”,即“冗繁削尽留清瘦”。就是干枝要细,叶少要肥的简瘦美感。他说书法如画竹,书法有浓有淡,画竹亦有浓有淡;书法有疏有密,画竹也有疏有密,充分发挥了他书法与画竹艺术的结合。叶衍兰在《清代学者像传》中说郑燮画的竹“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他一生三分之二都在画竹,对竹有深厚的感觉,在《题画竹》跋中说“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他还在《竹》中说“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郑板桥诗文书画 · 诗文卷》)。
画面上悬崖峭壁之石缝里,生长着一丛丛分散的山野之兰。这种兰只能生长在山野,若栽入盆中,即会憔悴而死,他在《画兰》中题道“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他在《深山兰竹图》中还写道,“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生动写出了绝壁幽兰之生长状况。郑燮用浓墨草书之中坚笔法,画出长短兰叶的阴面,以淡墨书法之技画出兰叶之阳面,形成了多而不乱,少而不疏的兰叶,伴以淡淡青绿的兰花,好似蝴蝶舞动,使人能感受到兰花春夏之际的幽香。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又号理庵,以板桥名世,扬州兴化人,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首。
郑燮在“板桥自叙”中说“板桥,康熙秀才,雍正壬子(雍正十年,1732)举人,乾隆丙辰(乾隆元年,1736)进士,初为范县令,继调潍县。” (《郑板桥诗文书画 · 板桥自叙》)。
他调任潍县县令,时值山东连年灾荒,郑燮开仓赈济,他写下了《逃荒行》、《还家行》、《私刑恶》等诗描绘当时的情景。他关心民瘼,秉公办事。在潍县他写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以关心民情。直到他离开潍县时,也“无留牍,无冤民”。在潍县做官时得罪了当时的上司,诬陷郑燮开仓赈灾之举,遂辞官南归。郑燮辞官之日,潍县百姓痛哭挽留。12年的为官生涯,两袖清风,临走时只有三头毛驴驮送。他在离潍县时画的墨竹图上写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以竹的清雅来舒发他去官的内心感受。在四君子中,他认为竹为第一,因为竹象征着高节、坚贞、傲然的品德。
郑燮回到了兴化,但他大多时间在扬州,住在城北竹林寺,从此过着重新卖画的生涯,也常与文人画家切磋画艺唱和诗词,如汪士慎、金农、李方膺、黄慎、高翔、罗聘等,形成了扬州画派。这时是郑燮创作的鼎盛时期,因之郑燮名声大振。郑燮为高斌所画气魄宏伟之《石竹兰图》,为这个时期的佳作,它的画幅当属大幅,在当时就价值不匪。
郑燮一生不得志,道路并不平坦。他了解人民,同情人民,为官正直,性格倔强,不畏权势,不为俗屈。《清史稿 · 郑燮传》说他“慷慨啸傲”。一生喜欢画竹兰石,常借此来抒发自己的胸怀,以表达他“倔强不驯之气”。他的诗文与他的书画相贯通,故常以“诗、书、画三绝”相称道。郑燮的绘画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不少追随者,称之为“板桥派”。
作者 郑燮
尺寸 243×117.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753年作
估价 RMB 10,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RMB 10,640,000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一)
拍卖时间 2011-04-30
拍卖公司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著录: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艺术品国际博览会·古代书画,第162页。
款识:△相翁年学老长兄正,板桥弟郑燮写。△乾隆癸酉。
钤印:郑燮(白文)、七品官耳(白文)、直心道场(朱文)、郑为东道主(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