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 奥斯卡·科柯施卡 Oskar Kokoschka 名作(代表作)《伦敦,泰晤士河小景观》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3-3-31
摘要:London, kleine Themse-Landschaft,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奥斯卡·科柯施卡 Oskar Kokoschka (1886–1980),奥地利画家,诗人和剧作家。以其强烈的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的肖像画和风景画而闻名,他是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
上图:原图缩放图,下图:博物馆原图截图(右边界显示不完整,可按右键“在新标签页中打开”看全图)
上图:画家:Oskar Kokoschka (1886–1980)
标题:London, kleine Themse-Landschaft(伦敦,泰晤士河小景观)
创作时间:1926
画幅尺寸:60,5 × 91 cm
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资料:
1925年,科柯施卡(Kokoschka)开始了他的系列作品,摄取知名城市和乡村的风景,在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之后,他于1926年春天来到伦敦(London)居住了六个月。他经常画的主题是泰晤士河(die Themse),“这条流淌了几个世纪的生命线”,他将其沉浸在明亮的色彩和彩虹般的光泽中。科柯施卡(Kokoschka)最常画的城市莫过于伦敦。他在萨沃伊酒店(Savoy-Hotels)的8楼租了一个房间,在那里他可以俯瞰河流。在这里,他创作了《伦敦,泰晤士河小景观》(London, kleine Themse-Landschaft),从维多利亚堤岸(Victoria Embankment)到亨格福德大桥(Hungerford Bridge)和威斯敏斯特大桥(Westminster Bridge),再到议/会大厦和威斯敏斯特塔楼(Türme von Westminster),一览无余。在广阔的视野中,现实被消解,色彩变得透明。科柯施卡(Kokoschka)对地形不感兴趣,而是对城市的动态感兴趣。对这种 “世界景观”(Weltlandschaften)的兴趣,正如科柯施卡(Kokoschka)所说的他的全景视频,可能是由16世纪的风景画启发的,如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费尔(Albrecht Altdorfer)的《亚历山大之战》(Alexanderschlacht,现存慕尼黑 老绘画陈列馆(Alte Pinakothek))。
以下,博物馆提供的艺术评论,作者:鲁道夫·科拉(Rudolf Koella )(2005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科柯施卡(Kokoschka)继续着他在1925年开始的著名城市和地区的成功系列作品。在第一个系列中,他主要摄取了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旅行印象(参见《维内雷邦的景观》(Ansicht von Vernet-les-Bains,编号 Inv. GE61DL)),而在1926年春天,他来到了伦敦(London),在短短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他又画了许多城市风景。
为了至少能够不费力地画出其中的一部分,科柯施卡(Kokoschka)在1926年3月10日至4月28日期间在萨沃伊酒店(Savoy-Hotels)的8楼租了一个房间。在这里,他不仅创作了《泰晤士河大景观》(Grosse Themse-Landschaft,现存纽约州布法罗市阿尔布莱特-诺克斯美术馆(Albright Knox Art Gallery, Buffalo N.Y.))和的同样大的《滑铁卢大桥》(Waterloo Bridge,现存加的夫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Cardiff)),还创作了这幅小画,再现了从维多利亚堤岸(Victoria Embankment)到亨格福德大桥(Hungerford Bridge)和威斯敏斯特大桥(Westminster Bridge)到议/会大厦和威斯敏斯特塔楼(Türme von Westminster)的景色。
由于其大气的意境,这幅画也被称为《傍晚的伦敦》(London am Abend),也许科柯施卡(Kokoschka)正是在暗指这幅特别美丽的作品,他在《伦敦风光回忆录》中说:“那是我特别重视的一幅画,上面有泰晤士河畔(Themsebiegung)的弯道,人们从我的旅馆阳台上俯视泰晤士河,今天已经不在了,旅馆也是如此;也许那幅画还在法国。“
在他的笔记中,科柯施卡(Kokoschka)还解释了当时在大英帝国首都令他如此着迷的原因:“泰晤士河,这条流淌了几个世纪的生命线,我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用画作来捕捉 --- 在这条河里,众多的民族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团结在一起,最不同的种族被聚集在一个屋檐下,只有在亚洲或中国曾经的古老国家或古老的多瑙河君/主制(Donau-Monarchie)中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
对这种 “世界景观”(Weltlandschaften)的兴趣,就像科柯施卡(Kokoschka)所说的他的全景视频一样,可能是由16世纪的风景画启发的,如阿尔布雷希特·阿尔特多费尔(Albrecht Altdorfer)的《亚历山大之战》(Alexanderschlacht,现存慕尼黑 老绘画陈列馆(Alte Pinakothek)),他曾于1917年在慕尼黑的老绘画陈列馆详细研究过。(枫荣翻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本贴无大图下载(附注:博物馆站点提供有条件的高清大图下载)
会员名
点评内容
发表时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5 www.fonron.com
粤ICP备13068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