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法国巴比松画派代表画家 米勒 Jean-François Millet 名作(代表作)《拾穗者》
来源:枫荣美术网 发布时间:2024-8-21
摘要:(Des glaneuses,The Gleaners),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1875),法国画家,是法国农村巴比松学派(Barbizon school)的创始人之一。小米(Millet)以其农民题材的画作而闻名
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 - 1875),法国画家,是法国巴比松学派(Barbizon school)的创始人之一。米勒(Millet)以其农民题材的画作而闻名,可以归类为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一部分。米勒(Millet)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画家。
米勒(Millet)出生于诺曼底的格鲁希村(Gruchy),他在农村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直到19岁时,他在法国瑟堡(Cherbourg)学习艺术。1837 年,他抵达巴黎,最终进入美术学院的保罗·德拉罗什 (Paul Delaroche) 的工作室,在那里他一直待到 1839 年。
在他的 1840 年沙龙参赛作品被拒绝后,米勒(Millet)回到瑟堡(Cherbourg),1844 年,他凭借《挤奶女工(The Milkmaid)》和一幅大型粉彩画《骑马课(The Riding Lesson)》取得了他的第一次成功,这幅画在 1840 年代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具有典型的感性特征。
从 1850 年代初开始米勒(Millet)主要关注农民的主题, 1849 年,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后,米勒离开巴黎,定居在枫丹白露森林中的一个小村庄巴比松(Barbizon)。他继续展出农民的画作,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这一时期他的《晚钟(The Angelus)》、《拾穗者(The Gleaners)》、《播种者(The Sower)》,后来被世人称为不朽的三大作品。
到 1860 年代中期,米勒(Millet)的作品开始受到追捧。在 1867 年的博览会上展出了九幅主要画作之后,于 1868 年终于获得官/方认可。
米勒(Millet)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
《拾穗者》(The Gleaners,现存巴黎奥赛美术馆(Musée d* Orsay));
《晚钟》(The Angelus,现存巴黎奥赛美术馆(Musée d* Orsay));
《牧羊女与她的羊群》(Bergère avec son troupeau,现存巴黎奥赛美术馆);
《纺纱工,奥弗涅的牧羊人》(La fileuse, chevrière auvergnate,现存巴黎奥赛美术馆)
《春天》(Le Printemps,现存巴黎奥赛美术馆);
《播种者》(The Sower,现存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马铃薯播种者》(Potato Planters,现存波士顿美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年轻的牧羊女》(Young Shepherdess,现存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立式纺纱机》(Standing Spinner,现存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搅拌黄油的年轻女子》(Young Woman Churning Butter,现存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放牧羊群的女孩》(Young Girl Guarding Her Sheep,现存克拉克艺术中心(Clark Art Institute));
《纺线女》(Woman Spinning,现存克拉克艺术中心(Clark Art Institute));
《从井里打水回来的农家女》(Peasant Girl Returning from the Well,现存克拉克艺术中心);
《针织课》(The Knitting Lesson,现存克拉克艺术中心);
《播种者》(The Sower,现存克拉克艺术中心);
《牧羊人与他的羊群》(Berger gardant son troupeau,现存法国兰斯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Fine Arts,Reims));
《牧羊人在放牧他的羊群》(Shepherd Tending His Flock,现存纽约 布鲁克林博物馆(Brooklyn Museum));
《扶锄的男子》(Man with a Hoe,现存盖蒂艺术中心(Getty Center));
《路易丝·安托瓦内特·费尔登的肖像》(Portrait of Louise-Antoinette Feuardent,现存盖蒂艺术中心(Getty Center));
《月光下的羊圈》(The Sheepfold, Moonlight,现存沃尔特艺术博物馆(Walters Art Museum));
《收获马铃薯》(The Potato Harvest,现存沃尔特艺术博物馆(Walters Art Museum));
《干草垛:秋天》(Haystacks: Autumn,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坐在石头上的牧羊女》(Shepherdess Seated on a Rock,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打水者》(The water carrier,现存荷兰国家博物馆(Rijksmuseum Amsterdam));
《诺曼底格莱维尔的挤奶女工》(A Norman Milkmaid at Gréville,现存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烤面包的女人》(A woman baking bread,现存荷兰库勒慕勒美术馆(Kröller-Müller Museum));
《农民将田间出生的小牛带回家》(Peasants Bringing Home a Calf Born in the Fields,现存芝加哥艺术学院(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簸麦者》(The Winnower,现存卢浮宫(Louvre));
《掏鸟巢》(Bird*s-Nesters ,现存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等。(枫荣翻译编辑)
********************************************************
上图:画家 Jean-François Millet (1814–1875)
标题:Des glaneuses(拾穗者)
创作时间:En 1857
画幅尺寸:H. 83,5 ; L. 110,0 cm.
奥赛美术馆资料:
米勒(Millet)忠实于他最喜欢的主题之---农民生活,在这幅画中展现了他对拾荒者主题进行十年研究的成果。
这些妇女是农村无产阶层的化身。他们被允许在日落之前快速通过收割的田地,一粒一粒地捡起被忽视的穗子。
画家在前景中表现了他们三个人,弯腰驼背,目光铆接在地上。因此,他将这项艰巨工作所强加的重复性的和让人疲惫运动的三个阶段并列:弯腰、捡起、起身。
他们的苦行与远处丰收的场景相对/立:磨石、滑轮、手推车和众多搅动的收割者。
随着视觉规模的突然变化,这种喜庆而明亮的丰盈场景似乎更加遥远。
落日余晖的光芒突出了前景的体积,并为拾荒者带来了雕塑般的感觉。它生动地强调了他们的手、脖子、肩膀和背部,并提亮了他们衣服的颜色。
然后,米勒(Millet)慢慢地模糊了距离,产生了一种金色和粉状的氛围,突出了背景的田园风光。
右边孤立的马背上的人物可能是经理。他负责监督庄园的工作,同时确保拾荒妇女们遵守与其活动相关的规则。
他的存在增加了一种社会距离,让人想起了土地所有者的存在。
不使用风景如画的轶事,通过简单而冷静的整理,米勒(Millet)赋予了这些拾荒者同等的价值,毫无疑问他们是贫穷的,但同样有价值,具有象征意义的价值,没有任何悲/惨。(枫荣翻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本帖无大图下载,可参考本站:
会员名
点评内容
发表时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4 www.fonron.com
粤ICP备13068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