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明 陈洪绶 《高士持莲图》 立轴 设色绢本 西泠印社2007年秋拍 成交价459万元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6-5
明 陈洪绶 《高士持莲图》 立轴 设色绢本 西泠印社2007年秋拍 成交价459万元
【作品鉴赏】
高古是陈洪绶绘画实践的终极目标之一,在传统中国的思想世界中,有着浓重的崇古心态,理想世界的设定不在将来,而在远古时期。绘画领域也是如此,复古而求变的理路在整个绘画史中是不变的主题。在赵孟俯倡导古意之后,这种崇古之风在绘画中展现得愈加明显了,明末求新求变的思潮下,陈洪绶笔下又创造出悠远、淳朴、超逸的古意。但古意之下是画家对个人和时代文化理想的追求,其指向是当下的,同时又具有永恒的价值。
中国的绘画有很强的社会交往功能,祝寿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社会功能,在中国古代尊老的文化环境下,寿礼的举行是家族的大事,可以展现一个家族的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在祝寿期间,不免礼尚往来,礼物的品味,既可见主人的高雅,亦可见送者的诚意,作为晚辈,如何准备合适的寿礼是令人煞费苦心的,而陈洪绶在当时的绘画界名声显赫,且为名士,委托其作画是最佳选择。
画面题款受画者为芳洲居士,委托者为其族中叔辈、侄辈、侄孙辈共十一人,据考证,明代以芳洲为号者有六人,而只有嘉兴平湖县人陆上澜与陈洪绶为同时期人,陆上澜为明末著名的文人组织复社的成员,陆上澜虽非复社领袖,也是著名的乡贤,为崇祯丙子年(1632年)举人,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影响。
作为晚明著名文人刘宗周的学生,陈洪绶一贯关心时事,1629年复社在苏州成立,各地文人纷纷响应,全盛时有两千多人,浙江士子也有相当的数量,陆上澜即是其中响应者,浙东学派向来有经世致用的传统,陈洪绶也是深受这一学派的影响,所以陈洪绶对复社的成立及其活动想必是十分关心的。崇祯十三年(1640),陈洪绶再次赴北京参加国子监考试,他喜结交,善绘事,好声伎,性放诞,和方以智、王崇简等复社名士文酒往还,畅怀娱乐。陈洪绶与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文人一样,对治国平天下始终拥有强烈的向往,在屡试不中的情况下,1642年入赀国子监,并参加政治活动,在得知其师刘宗周触怒天听,含恨离京,国事日非之时,陈洪绶忧心如焚。
可以想见,陈洪绶在接到陆上澜家人的委托之后,时代的状况与个人的遭遇一时又相会而至,与传统的祝寿作品多以南山、松柏、寿桃、萱草、仙、佛等寓意不同,陈洪绶却以高士持莲出之。在晚明混乱的政治局势中,复社代表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流。可见用高士持莲来比喻受画人是十分合适的。莲在中国文化中有特殊的寓意,周敦颐的《爱莲说》将莲与文人的高洁品形相联系,陈洪绶以老莲为号,是以莲而自况。莲作为象征物,在传统的祝寿题材中是不多见的,在约作于1645年的《莲石图》轴是为祝寿而作,运用了莲作为象征物,而高士与莲的象征迭加,指示出了更丰富的意义。可见,陈洪绶虽然是为委托而画,却是贯注了个人的理想和遭遇的作品,非简单的祝寿应酬。
高士是陈洪绶绘画的最重要主题,人物画的象征,须依靠所熟悉的相关背景,并与这些人物所象征的人生观、道德风范相联系,所以理解陈洪绶的人物画须基于文人共同的文化认同来实现的。
可以说此图名为祝寿,实为自况。持莲之高士既是陈洪绶的对受画人的褒,也是陈洪绶自己的写照,陈洪绶虽有酒色之好,然能粪土权贵,蔑视俗物,有名士之风范,虽在甲申之变中没有殉明,却能全其节,所以全祖望在刘子(刘宗周)祠堂配享碑中称陈洪绶为有大节者,以此画观之,实不诬也。
此画的风格是典型的陈洪绶人物画风格。在构图方面,简洁明快,以主体人物为中心,人物均有头巾,与历史上的高士形象一脉相承,而造型下丰上锐,是陈洪绶的独特造型语言;主要运用高古游丝描,线条有力而气势纵贯,为吴道子、李公麟人物画的优秀传统;设色淡雅,加强了古意的高雅气质。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说:“陈洪绶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清圆细劲,有公麟、子昂之妙。设色学吴生法。其力量气局,超拔磊落,在仇、唐之上。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也。”
综合画面风格、委托人、受画人等考察,此画当为1640年代的作品。(吴晓明)
【作品资料】
作者 陈洪绶 尺寸 134.5×60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RMB 3,500,000-5,000,000
成交价
RMB 4,592,000HKD 4,833,684USD 587,964EUR 447,128
专场 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明代及明以前) 拍卖时间 2007-12-19
拍卖公司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
会员名
点评内容
发表时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4 www.fonron.com
粤ICP备13068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