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明 文征明 《秋山论道图》 纸本设色 北京宝瑞盈2011秋拍 估价1500万元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6-5
明 文征明 《秋山论道图》 纸本设色 北京宝瑞盈2011秋拍 估价1500万元
作品鉴赏
赵孟頫、黄公望等开创了中国文人山水画之先,继之以“明四家”的崛起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清初“四王”之一的王鑑在《染香庵画跋》中就曾经说:“成弘间,吴中翰墨甲天下,推名家者,惟文、沈、仇、唐诸公,为掩前绝後。”他们的作品以水墨为主,笔法娴熟,线条繁密而空灵、缜密而松秀;设色则清秀明丽,润泽淡雅(仇英以工笔重彩为主);尤其是将诗书画印完美的结合在同一画面上,形成了文人画的基本画风。又因为这些画家基本都活动於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所以又把他们称为“吴门画派”。吴门画派,既是一个地域概念,也是风格概念。
吴门画派画家中的长者是沈周,他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首。生於公元1427年,卒於1509年,享年八十三岁。字启南,号石田,又自号白石翁。长洲(今苏州吴县)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山水画家,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人柔顺温和,虽未做过高官,但却赢得了无数人的爱戴和千古声誉。他艺路很宽,山水、花鸟、书法、诗文皆擅。“四家”中,其餘三家(文、唐、仇)都是他的学生,都受过他的指点。其中文徵明的成就最为突,对後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在沈周逝世之後,五十多年当中,文徵明不仅是吴门画坛的领袖,而且也是文坛中的导师。《明史?文徵明传》记:“文徵明主风雅数十年,与之游者,王宠、陆师道、陈道复、王谷祥、彭年、周天球、钱谷之属,亦皆以词翰名世。”在绘画方面,他的弟子众多,子侄之辈代代都有传人,以至明清两朝数百餘年间,能够达到这种深度的画家与画派,在绘画历史当中是罕见的,因此人们都说:吴门画派始於沈周,成於文徵明。
文徵明生於明成化六年庚寅(公元一四七零年),卒於嘉靖三十八年己未(公元一五五九年),享年九十高龄。初名璧,字徵明,後以字行,改字徵仲,因其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授翰林院待诏,世称文待诏。他出身仕宦,是名臣文天祥的後裔,祖父文洪,举人,曾官涞水教谕。
文徵明自幼受儒家思想正统教育,老实、诚恳、温柔、敦厚,是非分明,毫不苟且。他和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工诗、书、画)是发小至交,但唐性颖俐,且放荡不羁,尝戏弄於徵仲。一日唐寅狎客纵饮於石湖上,预先藏妓於舟中,後邀文徵明同游。酒至半酣将妓呼出,文见极为惊恐,欲辞别,唐令妓留之,文大叫,几跳水,後遂於湖上买船逃跑。在科考方面,文徵明也不十分顺利,虽屡试不中,也不肯依附於想聘用他的宁王,因此直到五十四岁时,才由苏州巡抚推荐入京,授予翰林院待诏。但未满三年,便辞职归里,因为他看不惯官场的昏暗与腐败,不能与他们同流合污,还是寄情於家乡的山水,淡泊以明其志为好。所以文徵明的为人、处世以至写字、画画,都是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的,他没有六朝人的洒脱,也没有唐人的宏达,更没有元人的苦闷和清逸,他特别不喜欢唐寅那样的叛逆性格。他认真、勤奋、任劳任怨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得以清名长德、高享仁寿。他的子、侄、孙、徒们如文彭、文嘉、文伯仁、文从简等都是继承家学的名画家,王宠、朱朗、居节、孙枝、孙弘泽等也是门人中的佼佼者,整个吴门传人包括私淑者在内,不下三十餘人,可谓吴门画家之大家族。
文徵明曾学文於吴宽,学书於李应祯,学画於沈周。其诗得中晚唐之趣。书法二王,尤擅小楷,拟《黄庭》、《乐毅》,温纯精绝;行草得智永笔法;大字有山谷之遗意;隶法锺繇,独步一时。善写花鸟竹石,人物有古风。成就最高是其山水,师沈周,而远崇郭熙、近慕松雪,皆能过之,世谓其画兼有赵孟頫、倪瓒、黄公望之长。在他致仕以後,“四方乞诗文、书画者接踵於道”,惟不与富贵之人。王府赠以珍玩,“不启封而还之”;“外国使者过吴门望里肃拜,以不获见为恨”……
他的画作,除了继承沈周之外,对於宋元又有他自己的理解与创新。如在山水画方面,其题材也不外是仿古、写景、抒情三类。但他的仿古山水,并不泥於一家一派,而是广征博取,不仅只表面形似,而是注重笔墨意韵的。如其子文嘉在《先君行略》中所述:“……性喜画,然不肯零乱摹似,遇古人妙迹,惟览观其意,而师心自诣,辄神会意解,至究微造妙处,天真烂漫,不减古人。”在写景方面,更是着重描绘他自己生活的江南风光,力求创造一个环境优美,人物恬静,文人雅士的生活境况。其用笔与设色都是根据所画内容的不同而各有所异。尤其抒情作品,更能表现出隐逸环境中的高士情操,从而也是画家本人的气质、性格、思想、人品的自我写照。文徵明的绘画造诣极高,他的画风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也大不相同,人们大体将其分为“细文”和“粗文”两类。“细文”较,笔墨潇洒淡逸,设色绚丽明快;“粗文”用笔豪放,墨简意完,极具气势,其《溪桥策杖图》即为代表之作,但此类风格多属晚年的作品,传世极少。
文徵明作画的准则和做人一样,他认为“人品不高”则“用墨无法”,所以他的画,人们都说有“翩翩文雅之趣”。
《草堂对坐图》纸本、设色、立轴。画幅高104公分,宽38公分,约合市尺3.6平方尺。画面一座大山突兀而起:山上林木繁茂;两株古松,虬结於山腰当中;一泓溪水源自奔淌的山泉,倾注於大山脚下。山下石台,筑草堂数间,掩映在苍翠的树丛里。庭内二高士,相对席地而坐;远处坡道上,一著红衣人负手而来。画上题诗云:“山色参差乱碧苍,溪流屈曲日汤汤。幽人对坐浑忘世,两两谈心道味长。”图写谈玄论道,是文人画中常见的题材,文徵明也画过不少,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绿荫清话图》和《西斋话旧图》就是此类作品。
不过,文徵明在铺陈场面情节的方式上与当时“四家”之一的仇英不同,他不是以人物故事为主,而是吸取了沈周的创作方法——将人物活动的范围尽量缩小,并且,无论主、客,都作为点景人物来处理,画面主要借助寓意性的自然景色,来表现主题思想。《草堂对坐图》,是其典型的图例:山峦、谷壑、林木、溪泉等等,阒寂、僻静的环境,把题诗中歌诵的浑然忘掉世事的“幽人”,所要倾吐的心声以及其中蕴涵着“无尽意”的“道”理,慢慢地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去体悟。当然,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隐逸理想和优游情趣……“月到天心,风来水面”,这些,让两百多年之後的一个异族最高统治者做梦也想不到的。尽管如此,专事舞弄文墨、粉饰“升平”的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草堂中那两个“剧谈者”和即将到来的红袍客人,他们要“相商榷”的绝对不会是什么“万言书”!
此图用笔,勾斫尽用中锋,工细尖劲,毫芒毕现,一笔不苟,稳健而准确。山崖坡石,皴擦并用,密皴细擦,层次分明,质感真实表现丰富。其设色属小青绿一类,山石近浅绛,树木施青绿,丽而不艳俗,淡而不浅薄,秀雅散逸,应是中年以後步入老年时期“极工而後写,极写而後又复趋於醇正”的佳製。
此图顶端那首“御题七言诗”,是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公元1763年)所书,诗云:“榕树森森荫草庐,剧谈试拟意何如。因提以上相商榷,不是万言世事书。”此诗著录於《清高宗御製诗文全集》第三集第二十九卷,并钤有乾隆鉴藏书画的“五玺”(即“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和“宜子孙”。)以及长方形朱文“赐本”印一方。图的左下角,钤朱文收藏印两枚,一为“臣金士松敬藏”,一为“修养堂珍藏书画印章”。由此可知,此图曾先是藏於内府,後又赐给大臣金士松之物。金士松,字亭立。江苏吴江人。乾隆进士,曾先後督广东、顺天学政,直南书房,累擢礼部侍郎,调兵部、吏部,迁左都御史、吏部尚书等职(清史稿有传)。所以该图上虽钤“石渠宝笈”之玺,但并未著录於《石渠宝笈》之册。虽然这样,它依旧是流传有序,记载明确、堪称 “文物”的珍品。
作品资料
作者 文徵明 尺寸 104×38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暂无
估价 RMB 8,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未提供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11-11-04
拍卖公司 北京宝瑞盈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著录:《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第四册。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此为宫廷内府藏。乾隆二十八年清高宗御题诗一首。赐与“直南书房”金士松。故未能编入《石渠宝笈》著录。
款识:征明。
钤印:征仲父印(白文)、衡山(朱文)
御题:榕树森森阴草户,剧谈试拟意何如。因提以上相商榷,不是万言世事书。癸未仲春御题。
钤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乾隆鉴赏(白文)、石渠宝笈(朱文)、三希堂精鉴玺(朱文)、宜子孙(白文)、赐本(朱文)
收藏印:臣金士松敬藏(朱文)、修养堂珍藏书画之章(朱文)
说明 录文:山色参差乱碧苍,溪流屈曲日汤汤。幽人坐对浑忘世,两两谈心道味长。为逃诗债频来访?对坐谈玄又一天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
会员名
点评内容
发表时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帮助(?)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2024 www.fonron.com
粤ICP备13068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