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
明代后期山水画派系纷繁,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影响最大。董其昌擅山水,出入董源、巨然、高克恭、黄公望、倪瓒各家,尤致力于倪、黄。他的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是水墨或兼用浅绛法,比较常见;另一种是青绿设色,有时出以没骨,比较少见。他十分注重师法古人的传统技法,处处讲求摹古,注重以书法的笔墨修养融入到绘画的点擦皴划之中。他所作山川树石,烟云流润,柔中有骨力,转折多变,墨色干湿浓淡,层次分明,蕴蓄丰厚,拙中带秀,追求生、拙、真、淡的趣味。董其昌对绘画史的贡献,不仅仅是在山水画创作上,更重要的是在绘画理论上。他以禅宗南北宗派为喻,提出了画史上著名的“南北宗论”,以荆、关、董、巨、米氏父子以至元四家的南宗为正统,直接影响了晚明及清代的山水画创作,如清初四王就是其南北宗论的实践者。
题识:九月上陵还写所见。甲子秋玄宰为絚北丈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