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倪瓒 《梧竹秀石图》 纸本墨笔 96x3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8-5-21
元 倪瓒 《梧竹秀石图》 纸本墨笔 96x36.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介绍
本幅自题:“贞居道师将往常熟山中访王君章高士,余因写梧竹秀石奉寄仲素孝廉,并赋诗云:高梧疏竹溪南宅,五月溪声入坐寒。想得此时窗户暖,果园扑栗紫团团。倪瓒。”又有张雨题诗一首。钤印“句曲外史”、“幻仙”、“贞居”、“句曲外史张天雨印”。另有清乾隆帝御题诗一首。钤梁清标、安岐及乾隆内府、庞莱臣等鉴藏印记共18方。
图中绘湖石挺立,高梧疏竹映带左右。树干和秀石行笔匆匆急就,以阔笔湿墨描绘梧叶,虽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之作,却颇得苍润淋漓之墨趣,别开生面。
《墨缘汇观》、《大观录》、《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 (傅东光)
作品鉴赏
《梧竹秀石图》整幅画卷虽以梧桐、竹石为主要自然景物进行描绘,但却不再是“可居、可游”之地,而是达到了“可望、可思”之境。综观画面,画家是以极其冷漠的心态来观照现实世界的。此时作者虽还没有后期历尽挫折后的空寂、悲凉,但清冷幽寂之旨已是融于画面之中了。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孤凉、幽怨,带有一种远离世间烟火的哀伤。正如乾隆在此画上的题跋所云:“梧如遇雨竹摇风,石畔相依气味同;数百年来传墨戏,展观湿润镇潆潆。”这与倪瓒当时的处境及思想倾向是密不可分的。
关于《梧竹秀石图》确切的创作年代,胡建君在《斯世与斯人邈矣不可攀》中云:“元至正五年(1345),云林在无锡弓河的船上为友人卢山甫写下著名的《六君子图》。这时期,云林广泛交际,友人多为和尚、道士或诗人、画家。此时期云林为好友张伯雨精心绘制了《梧竹秀石图》。”(《倪瓒山水》)据此可知,此卷约作于元至正五年。此时,倪瓒家境已大不如前,其兄文光与嫡母相继去世,他成了家庭的主事人。文光在世时,其家享有道教上层人士的特权;文光去世后,家庭失去了保护,官府逼租、敲诈勒索,家境日益艰辛。倪瓒在《述怀》中自白:“钓耕奉生母,公私日欺凌;黾勉三十载,人事浩纵横。”这是对当时倪瓒家境的形象描述。为逃避宫府索租,倪瓒“弃先人祖业”,漂泊他乡,其中孤苦、凄凉的意味可想而知。同时,王宾在《元处士云林倪先生旅葬墓志铭》中云:“友张伯雨,后伯雨至其家,会粥田产,得钱千百缗,念伯雨老不载(再)至,推与不留一缗。”由墓志铭中语气可知,伯雨为倪瓒至交无疑。张伯雨为当时著名的道士。倪瓒画面充溢着一种道家孤寂的意境,这与张伯雨之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整幅画面十分洁净,与画史中记载的倪瓒爱洁净是十分契合的。
此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在清代《石渠宝笈汇编》、安岐《墨缘汇观》以及吴升《大观录》中,此作皆有著录。无疑,识家已将此作视为倪瓒的代表作。画右下方有倪瓒所题之诗:“高梧疏竹溪南宅,五月溪声人坐寒。想得此时窗户暖,果园扑栗紫团团。”画右首有张伯雨题写的诗:“青桐阴下一株石,回棹来看口未消。展图仿佛云林影,肯向灯前玩楚腰。”他们的题跋对研究此图及此时倪瓒的心境有重要的意义。观此卷,此时,画中所题之字、诗在功能上与宋代已有很大不同,它们已成为画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所画之物相互补充。难怪钱杜《松壶画忆》云:“元人工书,虽侵其画位,弥觉其隽雅。”
图中画梧桐一株,疏竹数竿,湖石平坡,间以涓涓细流。与以往画家惯用干淡松秀笔墨表现不同的是,全画用大胆的墨笔写成,颇具苍润淋漓之妙。梧叶用阔笔、湿墨侧抹而出,莽苍超忽,而清阴如覆;树干、秀石的表现亦以侧笔写成,湖石用浓墨皴出,其浑厚有北苑之意。这幅画为倪瓒画风成熟期少见的变体之作。画家通过对墨色浓淡、干湿的运用,使画面极富层次感。梧桐、竹石的表现与宋院体画讲究写真、追求形似相比已颇有变化,更突出了笔墨对自我性灵的抒发。正合《艺苑卮言》中云:“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草草点染而又不改物形的矛盾,倪瓒在此图中将其处理得恰到好处。
整幅画卷虽以梧桐、竹石为主要自然景物进行描绘,但却不再是“可居、可游”之地,而是达到了“可望、可思”之境。综观画面,画家是以极其冷漠的心态来观照现实世界的。此时作者虽还没有后期历尽挫折后的空寂、悲凉,但清冷幽寂之旨已是融于画面之中了。
由于元代朝廷对文人阶层的贬斥态度和个人际遇,倪瓒之作无不笔简而意繁,于淡淡的孤凉中呈现出洁净之美。他的山水在抒情写意一路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其众多传世佳作中,《梧竹秀石图》是较为成熟的一幅。
画家简介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江苏无锡人。倪瓒博学好古,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擅楷书,古淡秀雅,得魏晋人风致,家中藏书数千卷,亲手勘定。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文人画家有很大影响,享誉极高,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有《清閟阁集》。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