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董其昌强调以古人为师,但反对单纯机械地模拟蹈袭。随着阅历的增加、思想的成熟,他在继承前人技法时不倚傍他人庑下“作重台”,而是有选择地取舍,融入自己的创意。他认为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创意,古人的精神也难以表达,故应以自己独创的形式再现古人的“风神”。凭借自己对古人书画技法得失的深刻体会,他摄取众家之法,按己意运笔挥洒,融合变化,达到了自成家法的化境。
余绍祉,明徽州婺源人,善古文工行草,筑室著书,自号疑庵居士。此图据余氏跋所称,乃其兄余绍禄于明天启年间得于四明朱勋,朱氏尝居于董其昌乡里松江,又兼同时之人,其画当确而无疑。返观此图,笔墨松秀,趣味淡拙,皴法尤得椎沙印泥之妙,貌似不事雕琢,更显清旷蕴藉,当其中晚年之后作品。
题识:泉声咽危石,一色冷青松。董玄宰画。
诗堂:天启癸亥,长兄禄挂帆而东,饱看四明山色,谒故人朱明府元峤之尊人,郡司马公勋。司马曩住云间,得董太史画,因出相赠,吾兄获此,如溪槎人得支机石,不轻示人,甲子冬日大雪,悬此幅于日涉园亭,山色水光,隐隐飞动,觉增四座寒栗,时同观者,友人胡去疾也。腊月十四日余绍祉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