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人间为善心
—关于李鱓的《荷塘清趣》图
隋 元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康熙丙寅二十五年(公元一六八六年),卒于乾隆壬午二十七年(公元一七六二年),享年七十六岁。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扬州是我国的古州,自隋唐以后就逐渐成为都市,到了清代,富商大贾聚在这里,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因之发展起来。在绘画方面,代表正统的“四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渴望富有新意的作品,因此以汪士慎、黄慎、金农、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和罗聘等八位画家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寄寓扬州,鬻画为生。他们的画风独特,不拘泥前人笔墨,大胆创新,“不守矩矱”、“自立门庭”,所以也把他们称为“扬州八怪”。
李鱓于康熙五十五年辛卯中举,后授滕县知县,因与上司不合,罢官,他本以画山水为主,在向宫廷献画时,曾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被邀进宫,充当画院供奉。康熙要他跟当时“正统派”、花鸟画家蒋廷锡学画花卉。蒋廷锡号南沙,江苏常熟人,工书善画,尤以花卉著称,小品极有韵致。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是宫廷中最高的御用画家。一些“士大夫雅尚笔墨者,多奉为楷模。”
然而李鱓却不以此为满足,更不愿意受这种束缚,因此又被排挤出来。这时他转向高佩学习。
高其佩,号思园,辽宁铁岭人。荫官至刑部侍郎。“凡花木、鸟兽、鱼龙、人物、靡不精妙”。用笔奇绝,尤擅指画,是著名的、有独创精神的革新派画家。张庚称其画有“叱石成羊”之妙。
后来他见到了石涛的画,遂用破笔泼墨之法作画,画风大变,即由“正宗”而转为“怪”了。
石涛和尚,原名朱若极,后更名原济,号大涤子、清湘老人等。山水、花卉、人物无不精妙。王原祁说:“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他的画笔意纵恣,脱尽旧套,与浙江、髡残、八大山人合称四僧。
他的“我师我法”的思想,对“扬州八怪”影响很大。石涛说:“古之须眉,不能生我这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我正与正统派画家相反,因为他们的创作方法就是临摹古人成法,进行拼凑。王翚就曾说:“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石涛的思想正与“扬州八怪”的思想感情相吻合,所以李鱓对他的画是一见钟情。
李鱓画一雄鸡于衰柳疏篱之下觅食,题诗于其上:
凉叶飘萧处士林,霜华不畏早寒侵。画鸡欲画鸡儿叫,唤起人间为善心。
这就是画家对现实生活的关心,与一些专事临摹古画、专画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士幽居图”的人绝非一类。
画于乾隆十六年(公元一七五一年)的《荷塘清趣》图是他六十五岁时的作品,距离他逝世还有十一年,正值艺术臻于精熟阶段。笔法灵活多变,而与其它写意画有所不同。不火不燥,兼工带写,设色和谐,造型准确。尤其栖息的双凫,十分传神,富有生气;柳枝上的鸣蝉,简单几笔,画的情趣横生;配以荷塘坡石,有动有静,有声有色。题诗更点明了主题思想:
洗尽脂容绝粉华,清溪十里见吾家。秋风不起飘零怨,科甲连绵寄水涯。
录文:洗尽脂客绝粉华,清溪十里是吾家。秋风不起飘零怨,科甲连绵寄水涯。乾隆十六年五月写于城南梦天楼,复堂懊道人李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