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高凤翰 《杂画图之秋海棠玉簪》 上海博物馆藏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17-4-11
清 高凤翰 杂画图之秋海棠玉簪 绢本设色 21.9x27cm 上海博物馆藏
作品鉴赏
郑板桥一生膺服高凤翰,对高氏的书画推崇备至,传世有《题高凤翰荷花声苇图轴》(诗二首),《题高凤翰菊石图轴》(文)、《题高凤翰寒林雅阵图》(丈)、《题高凤翰披褐圈卷》(诗一首)、《题高凤翰画册》(文八章)等。这些诗文对高凤翰的艺术成就和高尚秀异的人格给予了崇高的评价,他自谦说自己画的墨菊与高公储墨菊花“相比”“真是王恺珊瑚,不足当季伦铁如意一击也”。又说,高凤翰的画“其笔墨之妙,古人或不能到”,“已极神品、逸品之妙”,这里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气味相投”的溢美的成分,但是郑氏一生不涉“吹捧之术”,何况对待朋友。他还认为高凤翰的诗文都高出于时辈者,“师古不从制艺出”,“绝无时文气”,不像“明清两朝士人,精神会聚处”,全在制艺以取利禄。他大赞高凤翰“于少时已压倒一切”。
此图册共十二开,以写意形式描写多种花卉,在画法上吸收了陈淳奔放洒脱的格局。《秋海棠玉簪》为其中一开。作品墨色苍润,描绘逼真,具有较强的质感与立体惑。此册为画家中年之作。画上题“偶仿白阳道人”,“白阳道人”即明代画家陈淳。陈淳(1484-1543),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陈淳从师文徵明,在其门下声誉最高。擅长写意花卉,其作品虽表现一花半叶,却淋漓疏爽,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赞赏;他是继沈周、唐寅之后对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阴山工作室)
画家简介
高凤翰(1683-1749),清代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又名翰,字西园,号南村,又号南阜,晚号云阜,别号因地、因时、因病等40多个,晚署南阜左手等。山东胶县城南三里河村人。雍正初,以诸生荐得官,为歙县县丞,署绩溪知县,罢归。性豪迈不羁,精艺术,画山水花鸟俱工,工诗,尤嗜砚,藏砚千,皆自为铭词手镌之。工书、画,草书圆劲。善山水,纵逸不拘于法,纯以气胜,兼北宋之雄浑,元人之静逸。花卉亦奇逸得天趣。晚年改左手作书画后,机趣古拙天然,渐染徐渭、朱耷、元济画风,多作写意,阔略纵逸,老辣而归于雄浑,全在法度之外求气韵。因其画不拘成法,寓扬州时与郑燮等友善,亦被归入“扬州八怪”,或列为“画中十哲”。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