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远岫笼烟雨 清晖老人拟浮屠
——读王翚《潇湘远岫》图轴
一粟
此件《潇湘远岫》图轴,高约2米,为王翚(1632-1717)仿巨然笔法的鸿篇巨制。王翚受到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以南宗画家为师,毕生多作仿古之作。王翚早年师从王鉴、王时敏、钱谦益,后与江南藏家唐宇昭、遗民画家恽寿平等交好,因而得以大量临摹古人名作稿本。终其一生,王翚曾多次摹仿巨然笔意绘制作品,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仿巨然烟浮远岫图》轴(图1),纵187厘米,横67.2厘米。描绘层峦叠嶂,杂木长松,构图繁而用笔简,华滋苍润,山石淡皴点,用大小披麻皴,树木兼取枯枝蟹爪夹叶,各尽其妙。此幅《潇湘远岫》图,与北京故宫所藏王翚仿巨然之作相较,有过之而无不极。
台北故宫博物院亦藏有一件王翚《仿巨然夏山欲雨图》卷(图2),与此《潇湘远岫》图轴相比,虽一为手卷,一为挂轴,形制有异,然同绘于绢上,从物象与笔法来看,亦颇多相似之处。以坡岸的画法为例,皆以披麻皴写成,局部加以笞点。树木枝干为“蟹爪”样式,以较淡墨色写出,叶片墨色较浓,对比层次鲜明丰富。石块亦为巨然典型的“矾头石”面貌。
从气象上看,此幅《潇湘远岫》图轴,有别于王翚画作的典型面貌,以清新幽远取胜。通幅来看,为三段式构图,近景两岸夹一水,水域为修竹、老树、芦苇所环绕,岸上有茅屋、小桥、渔人二三。虽王翚自云此作“仿巨然笔意”,然茅屋及坡岸的描绘颇有云林(倪瓒)遗风,可见王翚已凭艺术功力将古人之法化为己法,信手拈来,宛若天成。中景及远景水域开阔,层峦叠嶂,丛树掩映下几座茅舍,一片云水空蒙寂无尘世之气象。此图疏密布置合宜,构图有别于王翚常见的繁密构图,而构图之雍塞繁密也是王翚常为画家史家所诟病之处,此作则无此问题。王翚在此图中注意留白的运用,计白当黑,因而留给观者无限暇想与神思的空间。
《潇湘图》是传统文人喜爱描绘的主题之一,董源等画史名家多有描绘,中国古代文人多以此画题传达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仕途与名利的情怀。此图采用巨然典型的“披麻皴”与“矾头石”,描绘出江南真山真水的温润之感,然而构图上却有别于传统《潇湘图》的横卷式构图,采用竖长的轴式构图,这样的构图以往多用于描绘北方高大深阔的大山大水,此图将诸多景物收集在一个狭长的画面里,使观者望之深远,直接天际,探之幽邃,莫可尽察。在用笔上,十分注重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密集繁实处似不透风,疏朗虚空处并无滞碍,近水远山浑然一统,茫茫大川,江流天地。
此作曾为清中期收藏鉴定家王祖锡(1858-1908)旧藏,且钤有当代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的印鉴“邦达审定”,曾著录于文物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徐邦达审定中国古代书画精品选集》(一),具有极高的收藏与研究价值。
精研各家 熔冶一炉
穆南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臞樵、耕烟散人,又号乌目山人、清晖主人、剑门樵客。生于江苏常熟虞山,出身绘画世家。其曾祖王伯臣,精于花卉、翎毛,祖父王载仕,擅长山水、人物,父亲王云客,也是丹青妙手,兼工(笔)涉写(意),三代画名,在《海虞画苑略》中均有记载。
顺治三年(1646),石谷十五岁时即拜同邑画师张珂为师,学习山水画。四年后,娄东王鉴游虞山,在钱谦益拂水山庄见到石谷画扇,深为赞许,经人引见,石谷即请执弟子礼。后王鉴又将石谷介绍给王时敏,遂又成为时敏门下高足。时敏家藏甚富,尤多宋元名迹,石谷乃得大饱眼福,尽情观览,并遍临诸家精品力作数百种,因而画艺大进。
所谓清初四王,即王时敏、王鑑、王翚、王原祁的合称,再加上恽寿平、吴历,亦称为“清六家”。说起来,王时敏与王鉴论年岁,当为石谷长辈,若讲艺术成就,石谷当不让时敏与鉴。尤其荣膺御赐“山水清晖”匾额之后,声名益隆,至晚年竟有“画圣”之誉,而以他为领袖的“虞山画派”,不仅在当时影响深远,在中国绘画史上亦有重要的地位。
王翚自谓“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恽寿平则为王翚山水册页题道:“从集大成后一一现出化境,超妙入神,令人更从何处参起”。王应奎《柳南随笔》称石谷“作画落笔便思传世,故即其八十以后之作,亦无一懈笔,且其气韵亦非一般凡手可及”。王翚一生所作佳构颇多,在他六十岁至七十岁这十年中,精力正值旺盛,创作已形成独特风格,他应诏为当朝绘制的《康熙南巡图》,博得朝廷上下的盛赞与激赏,并使其在众多御用画师中首屈一指,独领风骚。
此幅《潇湘远岫》(立轴),设色绢本。印文有:王翚之印(半朱半白)、石谷子(朱),另有鉴藏印:畅安藏石谷画(朱)、镂香阁(朱)、镂香阁珍藏(朱)。此外,在重新装裱后又有一行题记,并钤印一方。此画尺寸纵221厘米,横61厘米,面积约12.4平方尺。王翚在借古开今的艺术中,其主导思想比王时敏、王原祁等人全面而又深刻,后者的视野与王翚相比,显得狭促短浅:只专注于黄公望、董其昌的所谓南宗正脉,却忽略甚至藐视北派画风,故而愈发突显出王翚博大精微的襟怀与辨识。
此幅《潇湘远岫》是王翚于设色山水之法静悟三十年后,始得其妙的成果之一。石谷在这幅仿巨然之风的画作中,十分讲求用笔之粗细、轻重、干湿、浓淡。在明暗对比及层次把握中,注重体严气清,他对皴擦之控制极有方寸,皴不可多,而气与神恰恰在以少胜多时方能焕发出来。石谷笔墨之娴熟,设色之得体以及对自然造化领略之有数,使他游刃有余地铺排开去,又妙剪巧裁于天地之间。将诸多景物收集在一个狭长的画面里,使观者望之深远,直接天际,探之幽邃,莫可尽察。此画并无危耸雄峙的主峰,只是山峦层叠,岭岫逶迤,故难以气势取胜,然却能以气韵怡神,其山石笔意与线性刚柔相济,披麻之法正是巨然看家之本,石谷收放从容有度,仿佛在谱写一段段抒情乐章。林木的刻画其实真正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密集繁实处似不透风,疏朗虚空处并无滞碍,近水远山浑然一统,茫茫大川,江流天地,潇湘北去,云水空蒙。此画意境悠远,意蕴深厚,由于王翚胸罗万象,怀抱百家,而画幅中包含的元素相当丰饶,其画树以中锋之笔,笔笔简练沉着,显然流露出云林逸气;而构图之严谨,设色之灵活,无疑是子昂风范。总之,王翚在信笔攫取,随心结构时,不滞于思,不失于法,既与古人精神相洽,又能借古开今,终于成为清初山水画坛的杰出代表。
王祖锡旧藏并题裱边。王祖锡(1858-1908),字二朗,号惕安,浙江嘉兴人,精于书画鉴别,室名“镂香阁”。
徐邦达审定。
款识:潇湘远岫。仿巨然笔意。
裱边:镂香阁藏耕烟真迹第十品。癸卯荷月夏重装题记。惕安藏石谷画
作品资料
作者 王翚
尺寸 221.5×61.5cm
估价 RMB 6,000,000-8,000,000
成交价 RMB 8,395,000
专场 古代绘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3-06-04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出版:《徐邦达审定中国古代书画精品选集》(一)P54,第27图,文物出版社,2010年6月。
钤印:王翚之印、石谷子
鉴藏印:惕安藏石谷画、镂香阁珍藏、镂香阁、邦达审定
感谢阴山工作室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