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卷《梅溪草堂图》,前有日本内藤虎石涛“清湘老人梅溪草堂图”大字引首。本幅横式,前段为石涛隶书“梅溪草堂图”,紧接为行书七律诗一首:“君子高居涧水浔,小斋还筑傍琼林。看花忽见乾坤理,玩易正求天地心。香蜡浮浮谁共味,寒流虢虢自成音。试看床上书连屋,莫道前人不遗金。”诗末署款“清湘老人济”;诗后为画,右为溪岸,对面两株枯柳;中段为溪桥,行人点缀其上;左面林木蓊郁,接近纸尾的林木间有数椽屋宇,当是画的主体“梅溪草堂”了。画幅的上方有行书题诗:“东风镇日倚栏干,浅绿深红取次看。麦陇浪翻色袍绿,华钿风卷锦纹斑。依林僧寺青山绕,倚竹人家绿水环。趁取春光未狼藉,不嫌日日到花间。”后落“为局亭先生并题,大涤子阿长”款。
石涛在画上署“大涤子”款,据清·李鱴《大涤子传》云,是在从北京南还并在扬州筑“大涤堂”以后,今人考证当在康熙三十三年,即公元一六九四年以后,如此,这幅画是石涛晚年所画。
梅溪草堂为溪南八景之一。溪南在安徽歙县西,今天还有西溪南镇。大概是元代的时候,有一位朱姓的先生号梅溪居士,写了一篇《溪南吴氏八景记》。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祝允明来溪南游,并为八景分题赋诗。这八景诗为:
《祖祠乔木》:“煌煌清庙奠崇冈,灵树擎天拔地强。天子报功惟社稷,云孙追远许蒸尝。千寻古色武侯柏,十亩清阴召伯棠。今日孙枝正蕃秀,愿移材干献明堂。”《梅溪草堂》:“君子高居涧水浔,小斋还筑傍琼林。看花忽见乾坤理,玩易正求天地心。香蜡浮浮谁共味,寒流虢虢自成音。试看床上书连屋,莫道前人不遗金。”《南山翠屏》:“结庐当面玉周遭,登眺何须着屐劳。节彼瞻如太师尹,悠然见似隐君陶。千岩雨过浮青障,万木春深滚翠涛。柱颊朝来得新句,棱棱秋色与相高。”《东畴绿绕》:“庞公宅畔甫田多,畎亩春深水气和。五两细风摇翠练,一犁甘雨展青罗。鱼鳞隐伏轻围径,燕尾逶迤不作波。最喜经锄多有获,丰年宁愧伐檀歌。”《清溪涵月》:“黄山高脉滥微觞,一道分流向草堂。有本却如先泽远,分清还看末流长。金波冷浸罗纹丽,玉髓虚凝宝鉴光。记得唐贤佳句在,千寻练带晚含香。”《竹坞凤鸣》:“当时贤者此徘徊,手把琅薶屋后栽。万个自缘医俗在,九苞曾览德辉来。宫商盈耳萧韶奏,毛彩朝阳紫翠开。今日遗雏有君子,来仪须上九成台。”《山源春涨》:“清时潘骑有闲居,山泽源通二月余。才见甘霖过洞府,忽有浮气袭图书。镜铺浩渺金波泛,帘挂玲珑玉液虚。好待桃花春浪暖,君家惊起化龙鱼。”《西陇藏云》:“飞烟长护屋西岑,恍惚朝晖又夕阴。不可赠君惟自悦,有时出岫本无心。微横—抹蛾眉翠,漫绕千金絮幄深。好去从龙覃世泽,南溪应作傅岩寻。”《溪南八景》被后人题跋刻碑,现在还有一块保留下来,树立在当地的碑林中。
而石涛《梅溪草堂图》图右的那首七律诗,正是祝允明所写的《梅溪草堂》一首,由此可见此图为祝允明的诗意画。石涛早年在安徽南部生活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那里的景物风光十分熟悉。考石涛南还后,又曾数度往来宣歙间,以徽南一带景物创造了不少图画,这幅《梅溪草堂图》虽不能确定为写实,但应借鉴了当地风光。
上海博物馆藏有石涛的《溪南八景图》一册,八景缺了四幅,由张大千补齐。在《西陇藏云》一幅题诗后,有石涛的落款:“歙西溪南吴氏八景诗,今南高以宋罗纹纸出案,索清湘大涤子写其诗中之意云。”时间为“庚辰上元前二日”,为公元一七○○年。有趣的是这里介绍的这幅《梅溪草堂图》,与上海博物馆藏的《溪南八景图》一册中的《梅溪草堂图》不同,而与《清溪涵月》一幅类似,附带在此提到,供收藏家鉴考。
题识:
1.梅溪草堂图。君子高居涧水浔,小斋还筑傍琼林。看花忽见乾坤理,玩易正求天地心。香蜡浮浮谁共味,寒汩汩自成音。试看床上书连屋,莫道前人不遗金。清湘老人济。
2.东风镇日倚栏干,浅绿深红取次攀。麦陇浪翻色袍绿,华钿风辈锦纹斑。依林僧夺青山绕,倚竹人家绿水环。趁取春光未狼藉,不嫌日日到花间。为局亭先生并题,大涤子阿长。
引首:清湘老人梅溪草堂图。己巳五月,虎(内藤虎题)。钤印:滕虎长寿(白文)、藏之名山(朱文)
题签: 清湘老人梅溪草堂图神品。壬午春初,灵山签。钤印:灵(白文)、山(朱文)
纸鉴:棉纸,纸色浅黄,质地细而柔软,纤维均匀,有韧性,纸面光滑,帘纹不明显,书画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