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王维的两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千古传诵。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石涛以此为题,或许是逆境中的自勉。(阴山工作室)
坐观烟云眼前生 ——石涛《坐看云起》赏读
来源/朵云轩微信公众号
朵云春拍有幸征集到一件传承有绪,且为多个权威出版物所收录的石涛画作《坐看云起》,实为此次春拍一大亮点。此画长近四尺,宽近二尺,作于清代皮纸上,全画以水墨为之,层次井然,内容丰富,静中有动。
清初四大画僧之一的石涛,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量级人物,他的画风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新格局,可谓是引领中国山水画现代化进程的开山鼻祖。几百年来石涛绘画的影响深广,直至今日无数山水画家们仍在不断研究和借鉴着石涛画风,以丰富自身的艺术语言。
石涛(1641—1718)原为明皇室后裔,本名朱若极。为避清代统治者迫害,自幼即出家为僧。但在他七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内心不时泛起家国之痛和故国之思。为排遣胸中的“郁勃之气”,他寄情于山水,不断地登山涉水,以天地造化为师搜集创作素材,精研画法画理,把胸中块垒以笔墨宣泄在纸素绫绢之上,他敢于突破前人陈规,在摹古之风盛行的清初画界,实为一“奇峰突起”的代表人物。
清末民初以来,随着封建帝制的终结而民主自由之风勃兴,石涛、八大等明代遗民的野逸画风受到了藏家的热捧,上世纪二十年代在收藏界里兴起了一股石涛热,藏家们以有无石涛作品作为品评收藏品味高低的标识。在石涛的画作价值倍增的同时,也涌现了为数众多的学习石涛画风的画家,尤以张大千、傅抱石、唐云等人为代表人物,流风所及,至今不衰。在当今的艺术品市场上,石涛画作仍是广大藏家们竞相争投的目标,由于岁月久远,现今存世的可靠石涛画作已为数不多,能进入市场流通的更是寥若星凤。
幸运的是,经过业务人员的不懈努力,这次朵云春拍有幸征集到一件传承有序,且为多个权威出版物所收录的石涛画作《坐看云起》,实为此次春拍一大亮点。此画长近四尺,宽近二尺,作于清代皮纸上,全画以水墨为之,层次井然,内容丰富,静中有动。画中景物层层递进,画面右前方的近景以解索皴画一巨石苍崖斜倚而出 ,石下纵笔纷披写杂树一丛,一高士侧坐于石颠,坐观山川烟云,石涛画中常出现此类坐姿的点景人物,抑或是画家体察造化的自我写照。中景作浅滩流云,杂树丛林,远景最为精彩,以石涛典型的长披麻皴写山峦耸翠,层次井然而负势竞上,远山用淡墨为之,用墨如泼,烟云弥漫,墨气氤氲,因为作于皮纸之上,大笔挥扫的烟云更有泼墨淋漓的韵味。此画纯以水墨为之,但笔墨变化极为丰富,用笔方、圆、尖、秃并用,用墨浓淡兼施、大笔泼墨和枯笔淡墨兼施,极尽笔墨变化之能事。石涛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一大创造还在于把原来山水画中景物惯常表现的晴朗天气下的山水转化为阴雨天气中的面貌,从而为山水画的发展创造了新格局,可谓是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这种石涛画中风雨晦暝中的山川面貌,在这张画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全幅淋漓的水墨和昏黄的纸色相映衬,营造出一种亦晴亦雨的奇境,给观者以云穷水尽处窥见无限天机的遐思。石涛以黄山为主要创作基地,不断为黄山的松石云海写照,“漫将一砚梨花雨,泼湿黄山几段云”,从此画的取景来看也应是黄山的景致。在画面右上方,画家以醒目的隶书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直接了当地点名了画的主题。
画上钤有几位清代著名收藏家的收藏印,如左下角一小印,篆文细若蚁足,文曰“固始张氏镜菡榭印”,为清代河南收藏家张玮鉴藏印,而右下角的“希古堂”印则为清末广东著名藏书家谭宗浚的堂名,这就排除了此画为近世张大千等人所仿的可能性,可谓藏之名山,传承有序。此画早在民国初年,就被日本精装珂罗版画册《明清山水名画选》所收录,后又陆续出版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大陆版的《石涛画选》和《石涛书画集》中,并且尺幅颇大,多年秘藏海外,从无面世,堪称石涛画作中的一件重器。
作者 石涛
尺寸 124×52cm
估价 RMB 3,000,000-4,000,000
专场 古代书画专场
拍卖时间 2016-06-28
拍卖公司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16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出版:
一、《明清山水名画选》,日本珂罗版,第55页,1926年。
二、《石涛书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86页,1983年。
三、《石涛画选》,荣宝斋,第57页,1986年1月。
印鉴:膏盲子济、眼中之人吾老矣
鉴藏印:希古堂、固始张氏镜菡榭印、峰中若云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