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布景绝奇,无论从用笔、构图及题画的跋,配合的极其巧妙,是板桥流传后世的一幅精品佳作。
犹其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此幅作品的题画部份,完整著录于清郑燮克柔甫着,靳畬秋田甫校的《板桥集·板桥题画》中,而与此幅作品运用同一字句为题画的作品,只有现存于天津历史博物馆藏品《墨竹图》。《墨竹图》开句为“余家”而本幅用“吾家”。“置一小榻”,本幅为“置一榻,凡吾画竹”,本幅则为“凡吾作画”。若以作品本身绘画及题跋水平以及构图的精妙论,本幅《竹石图》则更胜一筹。
从存世的板桥画目中,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博物馆藏品中板桥不只画竹,亦画、梅、兰、菊、松等,数量亦颇为惊人。所以,此幅《竹石图》的题诗,才是郑板桥在亲笔告诉世人他的思想,绘画师承源于大自然,师造化。
竹是高雅的象征,苏东坡曾感喟:“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于是历代文人士大夫悦竹、敬竹、画竹,与竹为友。郑板桥诗、书、画三绝,善画兰、竹、石,尤精墨竹。白居易曾有诗“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但板桥笔下的竹子神韵毕现,“自然淡淡疏疏”,清新可爱,又是那样挺拔不屈,是他人格的绝好写照。他将竹子瘦劲孤高的神韵,豪迈凌云的品格,依于石而不囿于石的节操,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的德性,一一写出。文于其人,画如其人,画家拥有竹子的品德,方能写出品格化的竹子。此幅《竹石图》从绘画、书法水平之超逸,收藏状况之佳,出版著录之全面论,是极为难得的一件板桥佳作。
按语:郑板桥此图,竹有凌霄之气,石有擎天之势。疏疏密密,枯枯湿湿,信手写来,而俊朗之气满幅。其跋乃板桥名句,他曾多次题写,后人也多次引用评论过。前半段写文人悠闲的生活状态,朴素雅致,看似简单其实精致。在竹光零乱的天然图画中闲适地生活,自然容易有创作的冲动。末句写他的画皆得之于自然,得之于生活,自与描头画角徒知临摹者不同。
此画幅式巨大而神、气聚而不散,是其佳作。且经多次出版著录,很可贵。
款识:吾家有茆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皇初放,绿荫照人,置一榻其间,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檽,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放此一片竹光零乱,岂非天然图画手。凡吾作画,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乾隆戊寅板桥郑燮写。
作者 郑燮
尺寸 197.5×108.5cm
创作年代 乾隆戊寅(1758年)作
估价 RMB 12,000,000-15,000,000
成交价 流拍
专场 中国古代书画(二)
拍卖时间 2010-05-15
拍卖公司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中国嘉德2010春季拍卖会
著录:
1.《书菀》4卷10号·日本龟井氏摄心庵藏。(参见《美术纵横》(第一辑)14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郑板桥全集》卞孝萱编·齐鲁书社出版,1985年出版。
3.《郑板桥年谱》408页,581页,图105,周积寅、王风珠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
4.《扬州八怪现存画目》409页·王凤珠·周积寅编,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出版。
5.《郑板桥书画集》(第一集)62页,周积寅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
6.《明清中国画大师研究丛书·郑板橘》203页76图、389页,王生、周积寅著,吉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出版。(作《竹石图》轴,纸夲水墨,194X109,题 “吾家有茅屋二间”)
7.《绝世风流·郑变传》219页,丁家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8.《中国古代缯画价值汇考》(上卷)图版327,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编,施大光主编,辽海出版社,2002年出版。
9.《郑板桥书画编年图目》(上)8、108页,齐渊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出版。
10.《板桥论画》223页《郑板桥书画年表》,清郑板桥著,王其和、点校纂注·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出版。
11.《郑板桥年谱》262页,党明放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钤印:郑燮之印、二十年前旧板桥、 七品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