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画家 凯尔希纳 Ernst Ludwig Kirchner 名作(代表作)《街道,德累斯顿(Street, Dresden)》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4-10-17
摘要: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 Ernst Ludwig Kirchner (1880 - 1938),德国表现主义画家、雕塑家、版画家。是“桥社”(Die Brücke)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的奠基人之一。
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 Ernst Ludwig Kirchner (1880 - 1938),德国表现主义画家、雕塑家、版画家。是“桥社”(Die Brücke)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的奠基人之一。
凯尔希纳(Kirchner)出生于德国的阿沙芬堡(Aschaffenburg),毕业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U Dresden,原皇家技术大学)建筑专业,兼学绘画。
1905年在德累斯顿(Dresden)成立的“桥社”表现主义艺术社团,凯尔希纳(Kirchner)是其中主要成员,1911年,他定居柏林,在街头、剧院和歌舞厅创作了许多描绘城市生活的场景,包括《街道,柏林》(Street, Berlin)等著名作品。他的画风深受马蒂斯(Henri Matisse)的影响,作品造型简洁,色彩浓烈,注重装饰性细节的描绘。除了绘画和雕塑外,凯尔希纳(Kirchner)还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版画家之一。
在1937年,他的作品被选入德国钠/粹举办的“堕/落艺术展”(exhibition of Degenerate Art),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第二年凯尔希纳选择自//杀以维护自身尊严。
凯尔希纳(Kirchner)的代表作品包括:
《室内的两个女孩》(Interieur mit zwei Mädchen,现存德国国家博物馆(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
《酒鬼-自画像》(The drinker - selfportrait,现存德国国家博物馆(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
《街道,柏林》(Street, Berlin,现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街道,德累斯顿》(Street, Dresden,现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冬季月夜》(Winter Moonlit Night (Wintermondnacht),现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
《沙发上的女孩》(Girl on a Divan,现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雕花椅子前的弗兰茨》(Fränzi in front of Carved Chair,现存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
《红色屏风前的跪姿人体》(Kneeling Nude in front of Red Screen,现存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Museo Nacional Thyssen-Bornemisza));
《弯弯的海湾》(Curving Bay,现存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
《街头与红衣逛街者》(Street with Red Streetwalker,现存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
《有栗树的景观》(Landscape with Chestnut Tree,现存西班牙 提森·波涅米萨国立博物馆);
《格吕瑙附近的帆船》(Segelboote bei Grünau,现存德国 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Staatsgalerie Stuttgart));
《德累斯顿的有轨电车》(Straßenbahn in Dresden,现存德国 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Staatsgalerie Stuttgart));
《毛尔、穆勒兄弟》(Mäher, die Brüder Müller,现存德国 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街景(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Straßenszene (Friedrichstraße Berlin),现存德国 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牧羊人(手持长鞭)》(Hirte (mit langer Peitsche)),现存德国 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男护士埃米尔·布吕尔曼》(Krankenpfleger Emil Brüllmann (1893-1937)),现存德国 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费马恩的老房子》(Altes Haus auf Fehmarn),现存德国 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
《水槽旁的两个女人》(Two Women by a Sink,现存施泰德艺术馆(Städel Museum));
《月夜;月光下的手风琴手》(Night Moon; Accordion Player by Moonlight,现存施泰德艺术馆(Städel Museum));
《费马恩海岸的海湾》(Bay on the Coast of Fehmarn,现存施泰德艺术馆);
《两个人-体[正面]》(Two Nudes [obverse] ,现存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仙客来花》(Cyclamen,现存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库默拉普山和两个小屋》(Kummeralp Mountain and Two Sheds,现存芝加哥艺术学院(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秋天的树木》(Trees in Autumn,现存诺顿西蒙美术馆(Norton Simon Museum));
《日式戏剧》(Japanisches Theater,英国苏格兰国立美术馆(Scottish National Gallery));
《有猫咪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Cat,现存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Fogg Art Museum));
《静物:水罐和非洲碗》(Still Life with Jug and African Bowl,现存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玛丽莉(手捧康乃馨花束的年轻女子)》(Maryli (Young Woman with Bouquet of Carnations),现存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
《柏林街景》(Street scene in Berlin,现存纽约新美术馆(Neue Galerie New York));
《马戏团里的摔跤手》(Wrestlers in a Circus,现存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Cleveland Museum of Art));
《镜子前的女人》(toilette - frau vor dem spiegel,现存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莫里茨堡的沐浴者》(Bathers at Moritzburg,现存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
《查尔达舞者》(Czardastänzerinnen,现存海牙市立博物馆(Hague Municipal Museum));
《沐浴者》(bagnanti,现存海牙市立博物馆(Hague Municipal Museum));
《画家-自画像》(The painter - selfportrait,现存德国卡尔斯鲁厄国家艺术馆 (Staatliche Kunsthalle Karlsruhe));
《夕阳下的奶牛》(Kühe bei Sonnenuntergang,现存维也纳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Albertina Museum));
《车站入口:勒博车站》(Bahnhofseinfahrt: Bahnhof Löbau,现存维也纳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Albertina Museum));
《哈雷的红塔》(The Red Tower in Halle,现存德国弗柯望博物馆(Museum Folkwang));
《画家和模特》(Maler und Modell,现存汉堡美术馆(Hamburger Kunsthalle))
《街上的女人》(Frauen auf der Straße,现存德国 冯德海特博物馆(Von der Heydt Museum));
《坐着的女孩》(Seated Girl,现存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等。(枫荣翻译编辑)
注:基础资料来源于现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馆藏共享资料(允许公-益使用图片)。
致谢画家!感谢博物馆共享资料
注:图片仅用于学习和欣赏,禁止商业用途。
转载请注明翻译编辑整理作者:枫荣美术网 www.fonron.com
大图下载地址:见帖尾
******************************************************
上图:博物馆原图缩放图,下图:博物馆原图(按右键“在新标签页打开图像”看全图)
画家:Ernst Ludwig Kirchner (1880 - 1938)
标题:Street, Dresden(街道,德累斯顿)
创作时间:1908
画幅尺寸:71 x 49.5 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资料:
解读资料:《街道,德累斯顿》(Street, Dresden)是凯尔希纳(Kirchner)大胆而令人不安的尝试,他试图渲染现代都市喧嚣的刺耳体验。画面散发着紧张的气息。拥挤的行人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人行道的平面是令人不安的浓烈粉色(属于刺眼的冲突色),陡峭地向上倾斜,后面的出口被一辆无轨电车挡住。《街道,德累斯顿》时髦的国王大街(Königstrasse) --- 拥挤不堪,甚至让人有幽闭恐-惧症,但每个人似乎都很孤独。右边的女人,一个攥着钱包,一个裹着裙子,都在裹紧自己,她们面无表情,几乎像戴着面具。一个小女孩被她的帽子遮住,显得十分渺小,她的帽子就像一个漩涡形状的网络,将人物缠绕其中。
与法国野兽派(French Fauves)同时发展,并受到他们和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影响,和凯尔希纳(Kirchner)共同创立“桥社”(Die Brücke)协会的德国艺术家们在创作当代生活图像时,探索了色彩、形式和构图的表现可能性。《街道,德累斯顿》大胆表现了现代城市的紧张、不和谐和焦虑。
文本摘自《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收藏亮点:375件作品》(2019年出版)
博物馆画廊展览标签(2019年):凯尔希纳(Kirchner)曾写道:“我越是与人打交道,就越是感到孤独”。在这幅画中,他将德累斯顿时髦的国王大街(Königstrasse)描绘成一个拥挤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似乎都是孤独的。画面右侧的妇女空洞地注视着前方,她们的面孔像面具一样令人恐-惧。一个小女孩笨拙地走在中间。她的大帽子让她相形见绌,而这顶帽子是整个场景中散发着紧张气氛的漩涡形状网络中的一个。凯尔希纳(Kirchner)采用了尖锐和冲突的色彩,进一步强化了动态和疏离感的感觉,而这恰恰是现代都市体验的主要特征。
博物馆画廊展览标签(2009年):拥挤的城市街道 --- 这里是德累斯顿时尚的国王大街(Königstrasse) --- 是德国表现主义团体“桥社”(Die Brücke)经常创作的题材,该团体是凯尔希纳(Kirchner)于 1905 年帮助创建的一个艺术团体。该团体寻求一种真实的表达方式,其成员认为这种表达方式已经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失去了创新性。凯尔希纳(Kirchner)猛烈地强化了这幅城市风景画的色彩,将人物描绘成面具般的面孔和空洞的眼神,试图捕捉现代化带来的心理疏离。在这幅画的背面,凯尔希纳(Kirchner)画了一幅稞-女在自然风景中沐浴的场景。这种田园风光是“桥社”(Die Brücke) 艺术家经常创作的题材。
创作背景:创作这幅画时,凯尔希纳(Kirchner)住在德国东南部的大城市德累斯顿(Dresden)。他在给画家埃里希·海克尔(Erich Heckel)的一封信中谈到德累斯顿的人群时写道:“完全陌生的面孔作为有趣的点出现在人群中。我随波逐流,缺乏意志。搬动变成了一种无法接受的努力”。凯尔希纳(Kirchner)强化了这一城市场景的色彩,用面具般的面孔和空洞的眼神描绘人物,以捕捉现代化带来的兴奋和心理疏离。
(枫荣翻译,如有不准确请谅解)
****************************************************
本贴无大图下载